论纪德同性恋书写的三个阶段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Resume | 第5-8页 |
| 引言 | 第8-10页 |
| 第一章 逐渐苏醒的欲望 | 第10-19页 |
| 第一节 同性恋书写的朦胧显现 | 第10-15页 |
| 一、对感官世界的歌颂 | 第10-12页 |
| 二、隐喻和象征 | 第12-13页 |
| 三、作品中的人物原形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节 个人经历的影响 | 第15-19页 |
| 一、矛盾的童年 | 第15-18页 |
| 二、婚姻生活 | 第18-19页 |
|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矛盾困境 | 第19-28页 |
| 第一节 同性恋情节的隐匿书写 | 第19-23页 |
| 一、矛盾的主题 | 第19-21页 |
| 1. 道德与非道德 | 第19-20页 |
| 2. 精神与肉体的二元对立 | 第20-21页 |
| 二、第一人称的骗局 | 第21-23页 |
| 第二节 隐匿书写的心理分析 | 第23-28页 |
| 一、纳喀索斯式的同性恋 | 第23-26页 |
| 1. 寻求自我映像者 | 第23-25页 |
| 2. 与笔下人物的重合 | 第25-26页 |
| 二、心理描写的背后 | 第26-28页 |
| 第三章 自我突破的表达 | 第28-39页 |
| 第一节 关于内心的大胆书写 | 第28-31页 |
| 一、发自内心的呐喊 | 第28-30页 |
| 二、同性欲望的升华 | 第30-31页 |
| 第二节 异性审美秩序的大胆突破 | 第31-33页 |
| 一、希腊审美观 | 第31-32页 |
| 二、自我突破 | 第32-33页 |
| 第三节 作家的道德 | 第33-39页 |
| 一、为同性恋做辩护 | 第33-36页 |
| 二、抨击与回击 | 第36-37页 |
| 三、关注边缘人 | 第37-39页 |
| 结语 | 第39-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| 致谢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