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论文--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--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

马克思晚年跨越思想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引言第8-11页
 (一) 选题依据第8页
  1. 理论依据第8页
  2. 现实依据第8页
 (二) 研究现状第8-9页
  1. 国外研究现状第8-9页
  2. 国内研究现状第9页
 (三) 论文研究方法第9-10页
 (四) 论文的创新点第10-11页
一、马克思跨越思想形成的基本条件第11-14页
 (一) 时代背景第11-12页
  1. 无产阶级革命重心的转移第11页
  2. 俄国民粹主义运动的盛行第11-12页
 (二) 理论来源第12-14页
  1. 对俄国发展现状材料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2. 对人类学研究新成果的借鉴第13-14页
二、马克思跨越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方法论原则第14-22页
 (一) 马克思晚年跨越思想的基本内容第14-18页
  1. 跨越的文本研究第14-16页
  2. 实现跨越的条件第16-18页
 (二) 马克思跨越思想的方法论第18-22页
  1. 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第19页
  2. 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历史主体的选择性相结合第19-20页
  3. 世界历史和民族历史相结合第20-22页
三、马克思跨越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第22-33页
 (一) 马克思跨越思想的理论价值第22-26页
  1. 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第22-25页
  2. 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第25-26页
 (二) 马克思跨越思想的现实启示第26-33页
  1.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必须从国情出发第26-28页
  2.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第28-29页
  3.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必须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第29-33页
结语第33-34页
参考文献第34-38页
后记第38页

论文共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对中国民主制度建设的启示
下一篇:列宁民主理论的当代价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