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玉米(玉蜀黍)论文

玉米矮秆基因Dt和坏死基因nec-t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

中文摘要第1-13页
Abstract第13-16页
1 前言第16-40页
   ·植物矮化突变与激素的关系第16-36页
     ·赤霉素(Gibberellin acids, GAs)第16-25页
     ·油菜素类固醇(Brassinosteroids, BRs)第25-29页
     ·生长素第29-31页
     ·转录因子基因第31-36页
   ·植物类病斑坏死突变研究进展第36-39页
     ·植物类病变坏死突变形成机制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植物中类病变坏死突变基因第37-39页
   ·研究目的意义第39-40页
2 材料与方法第40-56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40-42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第40页
     ·酶及各种分子生物试剂第40页
     ·菌株及载体第40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、营养液及试剂配制第40-42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42-56页
     ·材料种植第42页
     ·表型鉴定第42页
     ·组织学分析第42页
     ·矮秆突变体对外源激素响应试验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玉米基因组 DNA 提取第43-44页
     ·PCR 程序第44页
     ·Dt 候选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·nec-t 候选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·RNA 提取第46-47页
     ·RT-PCR 和 Real-Time PCR第47-48页
     ·RNA 原位杂交第48-51页
     ·质粒提取第51页
     ·转化载体的构建第51-53页
     ·Dt 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的转化第55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检测第55-56页
3 结果与分析第56-85页
   ·显性矮秆突变体的表型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 ·显性矮秆突变体的株型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矮秆突变体夹角变化第57页
     ·矮秆突变体生育期延迟第57-58页
   ·矮秆突变体细胞组织学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·矮秆突变体对外源植物激素的响应第59-62页
     ·矮秆突变体对外源赤霉素(GA3)的响应第59-60页
     ·矮秆突变体对外源油菜素内酯(BL)的响应第60-62页
     ·矮秆突变体对外源生长素(IAA)的响应第62页
   ·显性矮秆突变基因 Dt 的精细定位第62-63页
   ·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克隆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候选基因的筛选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候选基因的克隆分析第64页
   ·Dt 基因的核酸和蛋白的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·Dt 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·Dt 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·RNA 的提取及 cDNA 反转录第67-68页
     ·Dt 基因的 RT-PCR 和 Real-Time PCR第68-69页
   ·Dt 基因的 RNA 原位杂交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 ·探针的合成第69页
     ·Dt 基因在茎顶端分生组织表达模式第69-70页
   ·Dt 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第70-72页
     ·Dt 蛋白核定位信号预测第70页
     ·Dt-GFP 融合表达载体构建第70-71页
     ·洋葱表皮亚细胞定位第71-72页
   ·Dt 基因的 RNAi 功能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  ·RNAi 干涉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2-73页
     ·RNA 干涉表达载体的转化第73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植株 PCR 检测及表型第73-74页
   ·Dt 基因的过量表达分析第74-76页
     ·Dt 基因过量表达载体构建第74-75页
     ·Dt 过量表达载体转化及转基因检测第75-76页
   ·Dt 基因功能互补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第76-77页
   ·Dt-MYC 载体的构建第77-78页
   ·赤霉素(GA)合成基因的表达分析第78-80页
   ·黄化坏死突变体 nec-t 的表型第80-81页
   ·黄花坏死突变候选基因 nec-t 的克隆分析第81-83页
   ·nec-t 候选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第83-84页
   ·nec-t 基因的表达模式第84-85页
4 讨论第85-89页
   ·玉米矮秆基因 Dt第85-87页
     ·Dt 基因调控 GA 合成途径第85页
     ·Dt 基因的表达模式第85-86页
     ·Dt 蛋白属于 OVATE 基因家族第86页
     ·Dt 基因通过调控 ZmKS 基因的表达控制株高第86-87页
     ·矮秆突变体在农业上的应用第87页
   ·黄花坏死基因 nec-t第87-89页
     ·黄化坏死突变体 nec-t 的表型第87-88页
     ·坏死突变基因 nec-t 的表达及功能分析第88-89页
5 全文结论第89-91页
   ·矮秆突变体属 GA 缺陷型突变体第89页
   ·矮秆基因 Dt 属于 OVATE 转录因子家族第89页
   ·矮秆基因 Dt 的时空表达分析第89-90页
   ·矮秆基因 Dt 的功能验证第90页
   ·黄化坏死突变基因第90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102页
附录第102-104页
致谢第104-10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05页

论文共10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半夏对遮阴和高温响应机理的研究
下一篇:耐冷产甲烷菌的筛选及其低温下促进秸秆发酵的试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