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世界建筑节概述 | 第11-19页 |
·世界建筑节的由来 | 第11页 |
·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| 第11-13页 |
·时间的选择 | 第11-12页 |
·地点的选择 | 第12-13页 |
·世界建筑节的主办方 | 第13页 |
·主办方的背景 | 第13页 |
·主办方的初衷 | 第13页 |
·主办方的努力 | 第13页 |
·世界建筑节历届主题与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历届主题 | 第13-14页 |
·历届内容 | 第14页 |
·世界建筑节的奖项 | 第14-18页 |
·奖项分类的演变 | 第14-16页 |
·历届获奖状况综述 | 第16-1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2012年世界建筑节的主题与内容 | 第19-24页 |
·主题的选择 | 第19页 |
·选择的依据 | 第19页 |
·选择的原则 | 第19页 |
·活动内容及形式 | 第19-23页 |
·评选 | 第19-20页 |
·作品展 | 第20-21页 |
·系列对谈与演讲 | 第21-2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四章 2012年世界建筑节举办点的场地与建筑分析 | 第24-32页 |
·举办点场地和建筑综述 | 第24-27页 |
·场地概述 | 第24-26页 |
·功能区域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交通流线分析 | 第26页 |
·建筑综述 | 第26-27页 |
·设计者综述 | 第27-29页 |
·摩西·萨夫迪简介 | 第27页 |
·设计理念 | 第27-29页 |
·建筑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外观形态 | 第29-30页 |
·空间构筑 | 第30页 |
·建造技术 | 第30-3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五章 2012年世界建筑节的参赛团队研究 | 第32-39页 |
·参赛设计团队的组成 | 第32-37页 |
·个体设计师与著名设计师 | 第32-34页 |
·大中小型设计事务所、跨国集团 | 第34-36页 |
·参赛设计团队的特点 | 第36-37页 |
·参赛评委团队的组成 | 第37-38页 |
·评委团队人员的组成 | 第37-38页 |
·评委团队的作用及影响 | 第3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六章 2012年世界建筑节获奖作品的特色 | 第39-53页 |
·节能与生态的设计 | 第39-41页 |
·案例一——日本索尼公司办公楼 | 第39-40页 |
·案例二——阿曼Gunoot生态度假村 | 第40-41页 |
·集多功能为一体的设计 | 第41-45页 |
·案例一——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公园 | 第41-43页 |
·案例二——澳大利亚皇家儿童医院 | 第43-45页 |
·充满地域特色的设计 | 第45-48页 |
·案例一——平阳中学 | 第45-46页 |
·案例二——马丁路38号住宅 | 第46-48页 |
·新与旧、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设计 | 第48-51页 |
·案例一——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新校区 | 第48-50页 |
·案例二——多哈之心城市规划 | 第50-51页 |
·充满富裕、金钱气息的设计 | 第51-53页 |
·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植物冷室 | 第51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附录 | 第54-61页 |
个人简介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