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7页 |
摘要 | 第7-8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8-18页 |
·牡丹组织培养研究概述 | 第8-10页 |
·品种的选择 | 第8-9页 |
·外植体的选择 | 第9页 |
·基本培养基类型及生长调节物质 | 第9-10页 |
·环境因子 | 第10页 |
·试管苗移栽 | 第10页 |
·牡丹试管苗生根研究 | 第10-14页 |
·基本培养基类型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| 第11页 |
·生长调节物质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·蔗糖浓度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| 第12页 |
·环境因素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·温度对生根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·光照对生根的影响 | 第13页 |
·内源激素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| 第13页 |
·酶活性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·植物酚类物质研究概述 | 第14-16页 |
·植物酚类物质的组成 | 第14-15页 |
·酚类物质与 IAA 的代谢 | 第15页 |
·酚类物质与根的形态建成 | 第15-16页 |
·酚类物质与牡丹 | 第16页 |
·问题与展望 | 第16-18页 |
2 引言 | 第18-20页 |
3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5页 |
·材料 | 第20页 |
·药品与仪器 | 第20页 |
·方法 | 第20-25页 |
·牡丹内源不同酚类物质与 IAA 及 PPO 的作用关系 | 第20页 |
·不同条件下咖啡酸与 IAA 及 PPO 的反应 | 第20-21页 |
·不同 PH 值处理 | 第20-21页 |
·不同反应时间处理 | 第21页 |
·不同条件下儿茶酚与 IAA 及 PPO 的反应 | 第21页 |
·不同 PH 值处理 | 第21页 |
·不同反应时间处理 | 第21页 |
·牡丹试管苗生根过程中生根指标的测定 | 第21-22页 |
·外植体的选择及处理 | 第21-22页 |
·启动培养 | 第22页 |
·生根培养 | 第22页 |
·牡丹试管苗生根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| 第22-25页 |
·POD 活性测定方法 | 第23页 |
·PPO 活性测定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IAAO 活性测定方法 | 第24-25页 |
4 结果分析 | 第25-35页 |
·牡丹内源不同酚类物质与 IAA 及 PPO 的反应结果 | 第25-28页 |
·咖啡酸与 IAA 及 PPO 的反应结果 | 第25-26页 |
·儿茶酚与 IAA 及 PPO 的反应结果 | 第26-28页 |
·不同条件对咖啡酸与 IAA 及 PPO 反应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不同 PH 值对咖啡酸与 IAA 及 PPO 反应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不同时间对咖啡酸与 IAA 及 PPO 反应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不同条件对儿茶酚与 IAA 及 PPO 反应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·不同 PH 值对儿茶酚与 IAA 及 PPO 反应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不同时间对儿茶酚与 IAA 及 PPO 反应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添加不同浓度酚类物质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添加酚类物质对牡丹试管苗生根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1-35页 |
·添加酚类物质对牡丹试管苗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(POD)活性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添加酚类物质对牡丹试管苗生根过程中多酚氧化酶(PPO)活性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添加酚类物质对牡丹试管苗生根过程中吲哚乙酸氧化酶(IAAO)活性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5 结论与讨论 | 第35-38页 |
·酚类物质与 IAA 及 PPO 的反应结果 | 第35页 |
·添加酚类物质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添加酚类物质对牡丹试管苗生根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4页 |
缩略语词汇表 | 第44-45页 |
ABSTRACT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