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8页 |
| 摘要 | 第8-9页 |
| 缩略词 | 第9-10页 |
| 1.文献综述 | 第10-2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果树抗寒育种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| ·果树抗寒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 | 第11页 |
| ·果树抗寒性遗传及育种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·果树抗寒性遗传 | 第11页 |
| ·果树抗寒性育种 | 第11-12页 |
| ·果树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| 第12-22页 |
| ·遗传转化的植物种类 | 第12页 |
| ·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| ·直接基因转移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| 第13-14页 |
| ·受体材料 | 第14-16页 |
| ·外植体的类型和生理状态 | 第14-15页 |
| ·受体材料再生体系的建立与遗传转化 | 第15-16页 |
| ·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 | 第16-18页 |
| ·农杆菌的菌株类型 | 第16-17页 |
| ·农杆菌菌液的浓度 | 第17页 |
| ·共培养的时间 | 第17页 |
| ·共培养的温度 | 第17页 |
| ·基因活化的诱导物 | 第17-18页 |
| ·外植体的细胞状态对转化的影响 | 第18页 |
| ·转入基因的类型 | 第18-20页 |
| ·选择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 | 第19页 |
| ·抗性基因 | 第19-20页 |
| ·品质相关基因 | 第20页 |
| ·转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方法 | 第20-22页 |
| ·标记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| 第20-21页 |
| ·分子鉴定 | 第21-22页 |
| 2.引言 | 第22-23页 |
| 3.材料和方法 | 第23-27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23-24页 |
| ·供试植株 | 第23页 |
| ·供试农杆菌菌株和质粒 | 第23页 |
| ·石榴叶片组织培养的主要培养基 | 第23-24页 |
| ·主要的生化试剂 | 第24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24页 |
| ·外植体材料的准备 | 第24页 |
| ·农杆菌遗传转化 | 第24-26页 |
| ·农杆菌菌液的制备 | 第24-25页 |
| ·农杆菌菌株的活化 | 第24页 |
| ·单菌落的繁殖 | 第24-25页 |
| ·预培养 | 第25页 |
| ·侵染与共培养 | 第25页 |
| ·共培养温度 | 第25页 |
| ·筛选培养 | 第25-26页 |
| ·质粒 DNA 的提取 | 第26-27页 |
| 4.结果分析 | 第27-32页 |
| ·不同菌株类型对侵染力的影响 | 第27页 |
| ·不同共培养温度对遗传转化污染率和褐化率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·不同共培养温度对叶片遗传转化污染率和褐化率的影响 | 第27页 |
| ·不同共培养温度对愈伤组织遗传转化污染率和褐化率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·不同类型外植体的遗传转化结果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·不同筛选培养基配方对抗性芽再生的影响 | 第29页 |
| ·石榴愈伤组织的转化再生 | 第29-30页 |
| ·石榴叶片的转化再生 | 第30-31页 |
| ·质粒 DNA 提取 | 第31-32页 |
| 5.结论与讨论 | 第32-35页 |
| ·结论 | 第32页 |
| ·讨论 | 第32-35页 |
| ·不同类型外植体的遗传转化 | 第32-33页 |
| ·不同芽再生培养基激素浓度对转化苗再生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·提高农杆菌转化效率的方法 | 第33-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5-42页 |
| ABSTRACT | 第42-44页 |
| 图版说明 | 第44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