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论文的选题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选题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4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写作特色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| 第16-21页 |
·网络舆情 | 第16页 |
·舆情的概念 | 第16页 |
·网络舆情的内涵 | 第16页 |
·新媒体 | 第16-18页 |
·新媒体的发展 | 第16页 |
·新媒体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·新媒体背景下网络舆情的特点 | 第17-18页 |
·公安形象 | 第18-20页 |
·公安形象的定义 | 第18页 |
·新媒体对公安形象的正向作用 | 第18-19页 |
·新媒体对公安形象的负向作用 | 第19-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国内外网络舆情管理中新媒体的应用实践 | 第21-27页 |
·国外政府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实践与经验 | 第21-22页 |
·新加坡的实践 | 第21页 |
·英国的实践 | 第21-22页 |
·埃及的实践 | 第22页 |
·中国台湾的实践 | 第22页 |
·国内公安系统的做法与经验 | 第22-25页 |
·公安门户网站在公安系统网络舆情管理中的运用 | 第22-23页 |
·警务微博在公安系统网络舆情管理中的运用 | 第23页 |
·QQ 群在公安系统网络舆情管理中的运用 | 第23-24页 |
·网上社区在公安系统网络舆情管理中的运用 | 第24-25页 |
·国内外经验对哈尔滨公安系统的启示 | 第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第4章 哈尔滨市公安系统网络舆情管理现状分析 | 第27-37页 |
·警务微博“平安哈尔滨” | 第27-30页 |
·警务微博的建设过程与主要做法 | 第28-29页 |
·对网络舆情管理及公安工作的积极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门户网站及网上论坛 | 第30-33页 |
·门户网站及网上论坛的建设过程与主要做法 | 第31-33页 |
·对网络舆情管理及公安工作的积极影响 | 第33页 |
·哈尔滨市公安系统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6页 |
·舆情危机处理机制不健全 | 第34页 |
·公共危机意识不强 | 第34-35页 |
·缺乏运用新媒体的技术 | 第35页 |
·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方式少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5章 哈尔滨市公安系统运用新媒体完善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| 第37-45页 |
·哈尔滨市公安系统网络舆情初始阶段的有效对策 | 第37-38页 |
·建立、完善预警机制 | 第37页 |
·涉警网络舆情应加强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掌握新媒体的舆情阵地 | 第38页 |
·哈尔滨市公安系统网络舆情飞速传播阶段的有效对策 | 第38-39页 |
·第一时间迅速反应 | 第38-39页 |
·建立网络舆情信息制度密切关注舆情发展趋向 | 第39页 |
·充分利用新媒体加紧对相关事件处置 | 第39页 |
·哈尔滨市公安系统网络舆情高潮爆发阶段有效对策 | 第39-41页 |
·及时公布调查进展和处理结果 | 第39-40页 |
·构建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公共关系 | 第40页 |
·加强网上公安形象的正面营造 | 第40-41页 |
·哈尔滨市公安系统网络舆情回落消退阶段有效对策 | 第41-43页 |
·深刻挖掘问题的根源 | 第41-42页 |
·审视规章制度,增强执行力 | 第42页 |
·健全警务公开机制增强工作透明度 | 第42页 |
·发挥新媒体的亲民作用增强正面宣传的效果 | 第42-43页 |
·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| 第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