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

泰安市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与路径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1 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·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8-19页
   ·本文的创新点及今后努力方向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创新点第19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方向第19-20页
2 农民增收的相关理论分析第20-25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农民与农户第20页
     ·恩格尔系数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农民总收入第21页
     ·农民人均纯收入第21页
   ·相关理论分析第21-25页
     ·资源禀赋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市场风险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城镇化理论第23页
     ·农业基础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农业产业化理论第24-25页
3 泰安市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第25-37页
   ·泰安市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第25-27页
     ·泰安市的农业资源第25页
     ·泰安市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泰安市农村的社会发展现状第26-27页
   ·农民收入水平现状第27-29页
   ·农民收入结构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 ·农民收入的来源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农民收入的性质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·农民收入动态变动第33-34页
   ·农民收入差距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城乡收入差距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地区收入差距第35-36页
   ·农民收入发展趋势第36-37页
4 泰安市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分析第37-52页
   ·资源因素第37-42页
     ·农村人口基数大,劳动力相对过剩第37-39页
     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城镇化水平严重落后,导致农民就业空间减小第40-42页
   ·政策因素第42-45页
     ·对“三农”重视不够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现行的农村财政和金融政策不合理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农民隐性负担仍很重第44-45页
   ·产业因素第45-47页
     ·农业生产风险大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大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第47页
   ·制度因素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土地制度安排不合理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因素第48-49页
   ·农民自身因素第49-52页
     ·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第51-52页
5 泰安市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第52-62页
   ·开放城镇就业市场,有序转移农村剩余人口和劳动力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加快城市化进程,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第52页
     ·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障碍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建立和完善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稳定转移的机制第53页
   ·加强政府职能,保护农民利益第53-55页
     ·稳定惠农政策,继续加大对“三农”的支持力度第53-54页
     ·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,加强农民发展的金融支持第54页
     ·对农民负担进行执法监督,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加大财政投入力度,改善支农补贴机制第55页
   ·完善农业经营体制,释放农业生产力第55-58页
     ·扩大生产规模,实现专业化、区域化生产第55-56页
     ·深化经济体制改革,改进对农业的管理方式第56页
     ·努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第56-57页
     ·调整优化农业结构,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第57-58页
   ·深化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体制改革第58-59页
     ·维持和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第58页
     ·完善和巩固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完善和健全征地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第59页
   ·加大农村教育和科技投入,提高农民素质第59-62页
     ·加强农村基础教育,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,提高农民工的市场竞争力第60页
     ·提高农民法制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,营造健康发展的环境第60-62页
6 结论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
下一篇:山东省烟台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