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27页 |
·研究的背景、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26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24页 |
·国内关于合作社发展阶段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关于合作社基本理论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15-18页 |
·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类型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机制的研究 | 第19页 |
·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体制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机制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·关于农民专业合作与政府关系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·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和对策的研究 | 第22-24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4-26页 |
·创新之处与不足 | 第26页 |
·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| 第26-27页 |
2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7-35页 |
·数量规模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经营业务范围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组建类型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生产经营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管理决策分析 | 第33页 |
·股权设置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利益分配分析 | 第34页 |
·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省市的比较 | 第34-35页 |
3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8页 |
·法律宣传不够深入,科学认识不到位 | 第35页 |
·缺乏创办和管理人才 | 第35页 |
·制度不完善、运营不规范 | 第35-36页 |
·规模不大、带动力不强,各地市发展不平衡 | 第36页 |
·资金筹集困难,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| 第36-37页 |
·外部环境不完善,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| 第37-38页 |
·品牌意识淡薄 | 第38页 |
·分配机制有待完善 | 第38页 |
4 山东省发展农业合作社的经验 | 第38-45页 |
·要维护农民利益 | 第38-39页 |
·可采用多种形式、多个主体创办农业合作社 | 第39页 |
·以区域性主导产业为突破口,注重品牌建设 | 第39-40页 |
·统一生产经营,以产定销 | 第40-41页 |
·政府高度重视,强力推进 | 第41-42页 |
·政策扶持,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| 第42-43页 |
·规范规章制度,监督、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 | 第43-44页 |
·重视教育培训、积极引导依法建社 | 第44页 |
·试点探索、创新发展 | 第44-45页 |
5 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议 | 第45-55页 |
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不断改善合作社发展环境 | 第45-46页 |
·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| 第45页 |
·进一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| 第45页 |
·进一步加强信贷支持力度 | 第45-46页 |
·政府各部门要协调配合、积极主动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| 第46页 |
·加强内部制度建设,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发展 | 第46-50页 |
·内部管理监督机制 | 第46-47页 |
·稳定利益联结机制 | 第47页 |
·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| 第47-49页 |
·风险消减机制 | 第49页 |
·财务核算和监督机制 | 第49-50页 |
·提高财会人员业务水平及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| 第49-50页 |
·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监督职能 | 第50页 |
·形成政府财政资金的循环扶持机制 | 第50页 |
·注重创建品牌,树立典型,增强合作社的竞争能力 | 第50-51页 |
·制定发展合理性标准, | 第51页 |
·加大对社员的教育培训,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| 第51-52页 |
·组建农业产业协会,促进产业联合 | 第52-53页 |
·适度分散股权,限制一股独大 | 第53页 |
·进一步加大试点探索 | 第53页 |
·进一步深化农村市场化改革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