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11-25页 |
| 第一章 犬乳腺肿瘤的研究现状 | 第11-25页 |
| ·病因 | 第12页 |
| ·临床症状 | 第12-13页 |
| ·诊断方法 | 第13-21页 |
| ·临床病史调查 | 第13-14页 |
| ·X 线摄影诊断 | 第14页 |
| ·超声断层扫描诊断 | 第14-15页 |
| ·核磁共振技术诊断 | 第15页 |
| ·病理组织学分析 | 第15页 |
| ·细胞学分析 | 第15-16页 |
| ·分子学诊断 | 第16-21页 |
| ·治疗 | 第21-24页 |
| ·手术治疗 | 第22-23页 |
| ·放射疗法 | 第23页 |
| ·激素疗法 | 第23页 |
| ·化学疗法 | 第23-24页 |
| ·预防 | 第24-25页 |
| 试验研究 | 第25-52页 |
| 第二章 15 例犬乳腺肿瘤的发病情况分析 | 第25-31页 |
| ·病例资料 | 第25页 |
| ·方法 | 第2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5-30页 |
| ·犬乳腺肿瘤的发生与品种之间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| ·犬乳腺肿瘤的发生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| 第26-27页 |
| ·犬乳腺肿瘤的发生与生育、绝育和假孕等自身状况之间的关系 | 第27-28页 |
| ·犬乳腺肿瘤的发生与日常饮食之间的关系 | 第28-29页 |
| ·犬乳腺肿瘤的发生部位 | 第29-30页 |
| ·犬乳腺肿瘤的发生与激素水平的关系 | 第30页 |
| ·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第三章 犬乳腺肿瘤病理组织学观察和ER 、PR与P53的表达分析 | 第31-52页 |
| ·材料 | 第32-33页 |
| ·犬乳腺组织 | 第32页 |
| ·试剂 | 第32页 |
| ·仪器 | 第32-33页 |
| ·耗材 | 第33页 |
| ·方法 | 第33-35页 |
| ·病理组织切片制作 | 第33-34页 |
| ·切片免疫荧光染色 | 第34-35页 |
| ·切片显微观察 | 第35页 |
| ·结果判定标准 | 第35页 |
| ·结果 | 第35-45页 |
| ·病理组织学染色结果 | 第35-39页 |
| ·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| 第39-45页 |
| ·讨论 | 第45-50页 |
| ·病理组织学分析与讨论 | 第45-47页 |
| ·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47-50页 |
| ·小结 | 第50-52页 |
| 结论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61页 |
| 缩略词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4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