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育权之宪法保障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生育权概述 | 第11-19页 |
·生育和生育权的概念 | 第11-13页 |
·生育的含义 | 第11-12页 |
·生育权的概念厘定 | 第12-13页 |
·生育权的内涵 | 第13-17页 |
·生育权主体 | 第13-15页 |
·生育权的内容 | 第15-17页 |
·生育权利化的进程 | 第17-18页 |
·自然生育阶段 | 第17页 |
·生育义务阶段 | 第17页 |
·生育权利阶段 | 第17-18页 |
·我国生育权独立的必然性 | 第18-19页 |
·历史演化的消极因素 | 第18页 |
·社会变迁的积极因素 | 第18-19页 |
·我国生育权独立的价值因素 | 第19页 |
第二章 我国生育权的法律保障现状 | 第19-26页 |
·双向体系并行 | 第19-21页 |
·纵向体系——从中央到地方的分层 | 第19-20页 |
·横向体系——生育权的立法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现行生育权法律保障的不足 | 第21-26页 |
·立法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2页 |
·宪法规定造成的冲突 | 第22-23页 |
·部门法中生育权保障的不足 | 第23-26页 |
第三章 宪法确认生育权的必要性 | 第26-33页 |
·宪法生育权的法理基础 | 第26-29页 |
·生育权性质的学界之争 | 第26-27页 |
·生育权的基本人权属性之论证 | 第27-28页 |
·生育权的人身权归属 | 第28-29页 |
·宪法生育权的规范依据 | 第29-31页 |
·生育权的宪法依据 | 第29-30页 |
·生育权的国际法依据 | 第30-31页 |
·生育权入宪之功效 | 第31-33页 |
·生育权控制理论 | 第31-32页 |
·生育权入宪的意义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我国生育权的宪法保障完善 | 第33-39页 |
·生育权入宪方式的选择 | 第33-35页 |
·将生育权纳入某一基本权利的范畴 | 第33-34页 |
·将生育权纳入概括性的权利条文 | 第34-35页 |
·直接修改宪法的计划生育条款 | 第35页 |
·违宪审查机制的构建 | 第35-37页 |
·生育权法律保障体系的改良 | 第37-39页 |
·行政法领域的改良 | 第37-38页 |
·民法领域的改良 | 第38-39页 |
结束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