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与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导论 | 第9-15页 |
·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选题的背景 | 第9页 |
·选题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| 第13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3页 |
·研究的思路 | 第13页 |
·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的创新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的不足 | 第14-15页 |
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概述 | 第15-26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涵义和分类 | 第15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涵义 | 第15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分类 | 第15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·公共产品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| 第16页 |
·政府间竞争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| 第17-20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产生背景 | 第17-18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历程 | 第18-20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相关模式 | 第20-26页 |
·典型省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模式 | 第20-22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模式 | 第22-26页 |
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发展现状 | 第26-32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改善了金融环境 | 第26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商机 | 第26-27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现状分析 | 第27-32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总量分析 | 第27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规模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结构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用途分析 | 第31-32页 |
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及成因分析 | 第32-38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的表现 | 第32-34页 |
·财政风险 | 第32页 |
·信贷风险 | 第32-33页 |
·经营风险 | 第33-34页 |
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成因分析 | 第34-38页 |
·政策机制导致融资平台过度负债 | 第34-35页 |
·融资平台贷款回收压力过重 | 第35-36页 |
·银行信贷管理及风险控制的难度较大 | 第36-38页 |
5 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对策 | 第38-44页 |
·体制和制度的创新与改革 | 第38-39页 |
·财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改革 | 第38-39页 |
·官员任职制度的创新与改革 | 第39页 |
·加强地方政府自身建设 | 第39-40页 |
·实现地方政府债务归口管理与总量控制 | 第39页 |
·建立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| 第39-40页 |
·建立地方财政偿债机制 | 第40页 |
·鼓励政府开展多元化融资模式 | 第40页 |
·加强银行内部管理 | 第40-42页 |
·规范银行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| 第40-41页 |
·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机制 | 第41-42页 |
·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评级制度 | 第42页 |
·完善银行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 | 第42页 |
·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 | 第42-44页 |
·划清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界限 | 第42页 |
·清理并规范不同类型政府融资平台 | 第42-43页 |
·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息共享制度 | 第43页 |
·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