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环境激励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损伤识别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2页 |
·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结构损伤识别 | 第13-16页 |
·动力指纹法 | 第13-15页 |
·模型修正法 | 第15-16页 |
·智能识别法 | 第16页 |
·模态参数识别 | 第16-18页 |
·模态分析 | 第16-17页 |
·模态分析的应用 | 第17页 |
·模态参数与物理参数的关联性 | 第17-18页 |
·环境激励简述 | 第18-19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2页 |
第2章 基于环境激励的模态识别理论 | 第22-28页 |
·模态识别基本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频域法的基本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环境激励的模态识别理论 | 第23-26页 |
·白噪音的特性 | 第23-24页 |
·峰值拾取法(PP)原理 | 第24-25页 |
·峰值法概述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参数型模态修正法 | 第28-36页 |
·模型修正的发展与思路 | 第28-29页 |
·模型的误差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模型修正的分类 | 第30-31页 |
·参数型修正法 | 第31-33页 |
·基于优化理论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| 第33页 |
·设计变量的选择 | 第33-35页 |
·灵敏度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最优化算法 | 第36-42页 |
· | 第36-40页 |
·ANSYS优化设计的原理和步骤 | 第36-38页 |
·子问题近似法 | 第38页 |
·一阶优化算法 | 第38-40页 |
·误差容许准则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某特大桥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振动测试 | 第42-66页 |
·某特大桥工程简介 | 第42-44页 |
·桥梁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4-53页 |
·模型建立的特点 | 第44-53页 |
·有限元模型动力特性分析 | 第53-64页 |
·振动测试 | 第57-58页 |
·测点布置 | 第5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58-59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59页 |
·功率谱分析 | 第59-62页 |
·实验问题分析 | 第62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6章 某黄河特大桥模型修正及损伤初步分析 | 第66-74页 |
·修正参数 | 第66-69页 |
·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参数选择 | 第66-67页 |
·修正参数设置 | 第67-69页 |
·优化计算结果 | 第69-72页 |
·子问题近似法迭代结果 | 第69-70页 |
·一阶优化算法 | 第70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7章 损伤初步分析与对策 | 第74-80页 |
·修正结果分析 | 第74-76页 |
·应对策略与方案 | 第76-77页 |
·本文方法评论 | 第77-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第8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·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| 第80-81页 |
·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| 第86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