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.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2.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3. 文献综述 | 第11-29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1-13页 |
·植物景观(Planting the landscape) | 第11页 |
·高尔夫练习场(Golf driving range) | 第11-12页 |
·AHP层次分析法(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) | 第12-13页 |
·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3-21页 |
·高尔夫练习场发展概况 | 第13-16页 |
·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6-18页 |
·景观评价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AHP层次分析法在植物景观评价中的应用 | 第19-21页 |
·从高尔夫球场到练习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思考 | 第21-22页 |
·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与高尔夫球场植物景观的不同点 | 第22-24页 |
·规划的内容和规模不同 | 第22-23页 |
·主要运动区域功能性的不同 | 第23页 |
·植物景观的表达方式不同 | 第23-24页 |
·与其他景观要素之间关系的不同 | 第24页 |
·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理论概述 | 第24-29页 |
·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| 第24-25页 |
·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设计的三原则 | 第25-26页 |
·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的功能 | 第26-27页 |
·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的构成要素 | 第27-29页 |
4.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29-3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9-30页 |
·成都地区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现状 | 第29页 |
·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建立 | 第29页 |
·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| 第29-30页 |
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30-31页 |
·文献分析法 | 第30页 |
·实地踏勘法 | 第30页 |
·AHP层次分析法 | 第30页 |
·实证法 | 第30-3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31-32页 |
5.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57页 |
·成都地区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现状 | 第32-37页 |
·天鹅湖高尔夫练习场 | 第32页 |
·棕榈高尔夫练习场 | 第32-33页 |
·新阵地高尔夫练习场 | 第33-35页 |
·森瑞高尔夫练习场 | 第35-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·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建立 | 第37-52页 |
·AHP层次分析法原理 | 第37-40页 |
·构建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| 第40-42页 |
·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| 第42页 |
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42-47页 |
·指标权重的确立 | 第47-51页 |
·评价等级与标准的划分 | 第51-52页 |
·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| 第52-57页 |
·项目概况 | 第52-53页 |
·植物组成 | 第53-54页 |
·植物生态习性 | 第54-55页 |
·对定性指标的量化 | 第55-56页 |
·对定量指标的量化 | 第56页 |
·指标评分汇总 | 第56-57页 |
·评价结果 | 第57页 |
6. 结论与讨论 | 第57-61页 |
·结论 | 第57-60页 |
·讨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附表1 专家调查问卷 | 第67-69页 |
附表2 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评分表 | 第69-71页 |
附表3 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专家评分权重汇总表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