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

论“第三方”在医患纠纷调解中的地位与作用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绪论第9-19页
 第一节 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-11页
  一、 选题背景第9-10页
  二、 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第二节 基本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一、 基本研究思路第11页
  二、 主要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第三节 第三方调解医疗纠纷问题的相关理论第12-14页
  一、 第三方定义第12页
  二、 医患纠纷定义第12-13页
  三、 理解医患纠纷调解的原则第13页
  四、 民间组织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第13-14页
 第四节 国内外对对建立第三方调解医患纠纷制度的研究第14-18页
  一、 国内对建立第三方调解医患纠纷制度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二、 国内目前对于“第三方”在医患纠纷调解中的地位分析第15-16页
  三、 国外关于第三方调解医患纠纷的研究第16-18页
 第五节 简要评述第18-19页
第一章 我国医患纠纷的现状及调解方式第19-24页
 第一节 我国医患纠纷的现状第19-21页
  一、 我国医患纠纷的状况分析第19-20页
  二、 我国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第20-21页
 第二节 我国现有医患纠纷调解方式分析第21-24页
  一、 医患双方自行协商第22页
  二、 行政调解第22页
  三、 法院诉讼第22-24页
第二章 我国“第三方”在医患纠纷调解中的地位分析第24-34页
 第一节 我国主要第三方医患调解模式第24-28页
  一、 北京模式第24-25页
  二、 南京模式第25-26页
  三、 上海模式第26-27页
  四、 宁波模式第27-28页
 第二节 我国“第三方”在医患纠纷调解中的地位第28-31页
  一、 独立性第28-29页
  二、 专业性第29-30页
  三、 主导性第30页
  四、 权威性第30页
  五、 监督性第30-31页
 第三节 我国“第三方”在医患纠纷调解中的不足第31-34页
  一、 医患纠纷的预防机制不完善第31-32页
  二、 第三方调解的公信力、权威性不强第32页
  三、 调解员的专业性建设不强第32-33页
  四、 调解缺乏资金保障第33-34页
第三章 国外第三方调解医疗纠纷的经验借鉴第34-39页
 第一节 部分发达国家第三方调解医疗纠纷的特征第34-37页
  一、 日本第34-35页
  二、 德国第35-36页
  三、 美国第36-37页
 第二节 部分发达国家第三方调解医疗纠纷的经验与启示第37-39页
  一、 建立专业的医疗纠纷机构第37页
  二、 建立完善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第37-38页
  三、 建立专业性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第38-39页
第四章 我国“第三方”调解医患纠纷的对策建议第39-45页
 第一节 建立医疗纠纷的预防机制第39-40页
  一、 建立医患纠纷排查机制第39-40页
  二、 建立网络化的平台,提供“第三方”医学咨询服务第40页
  三、 建立医患纠纷案件研究机构第40页
 第二节 创建纠纷调解联动机制第40-41页
  一、 创建与公安、法院、卫生部门的联动机制第40-41页
  二、 创建“第三方”相互联动机制第41页
 第三节 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责任保险机制第41-43页
  一、 促使建立完善的保险体系第42页
  二、 建立保险金的集中使用制度第42-43页
 第四节 增强调解委员会的中立性、专业性和权威性第43-45页
  一、 增强调解委员会的中立性第43页
  二、 提高调解的专业性第43-44页
  三、 增强调解的权威性第44-45页
结语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附录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城市居民房屋拆迁行政补偿研究
下一篇:完善我国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之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