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软件论文--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论文--程序设计论文

并发数据结构及其在动态内存管理中的应用

中文摘要第1-4页
英文摘要第4-8页
1 绪论第8-12页
   ·概述第8-9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第9-11页
   ·论文组织结构第11-12页
2 研究背景第12-35页
   ·并发数据结构及多核时代第14-23页
   ·共享内存多核处理器环境下的动态内存管理第23-27页
   ·负载均衡及资源均衡的动机第27-3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4-35页
3 无锁资源窃取队列及无锁资源窃取内存池第35-48页
   ·无锁资源窃取队列第37-41页
     ·结构定义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出队(Dequeue)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节点窃取(StealNode)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入队(Enqueue)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填充(ReFill)第41页
   ·无锁资源窃取内存池第41-44页
     ·结构定义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获取新节点(GetNewNode)第42-43页
     ·释放节点(Retirenode)第43-44页
   ·证明第44-47页
     ·安全性(Safety)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无锁性(Lock Free)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可线性化性(Linearizability)第46-4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7-48页
4 资源窃取与归还队列及资源均衡内存池第48-62页
   ·资源窃取队列(RESOURCE STEALING-RETURNING QUEUE,NSRQUEUE)第49-56页
     ·结构定义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出队(Dequeue)第51-54页
     ·归还(ReturnNode)第54页
     ·窃取(StealNode)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入队(Enqueue)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再填充(ReFill)第56页
   ·资源均衡内存池(RESOURCE BALANCING MEMORY POOL,NSRPOOL)第56-59页
     ·结构定义第56-57页
     ·获取新节点(GetNewNode)第57-58页
     ·释放节点(RetireNode)第58-59页
   ·证明第59-61页
     ·安全性(Safety)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无锁性(Lock Free)第60页
     ·可线性化(Linearizability)第60-6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1-62页
5 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2-74页
   ·实验方法及环境第62页
   ·集成方法第62-67页
     ·对数据结构操作的修改第64-66页
     ·RetireNode 和 Scan第66-67页
   ·内存消耗第67-69页
   ·操作执行时间第69-71页
   ·平衡结果第71-7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3-74页
6 总结和展望第74-76页
   ·研究工作总结第74-75页
   ·未来展望第75-76页
致谢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6页
附录第86页
 A 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工业CT的逆向设计精度研究
下一篇:网页篡改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