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仪器、仪表论文--天文仪器论文--天文望远镜论文

蜂窝镜温度与镜面视宁度控制方法研究

致谢第1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32页
   ·光学天文望远镜第12-16页
     ·光学天文望远镜发展历程简介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光学天文望远镜主镜的发展趋势第14-15页
     ·主镜面形精度的重要性第15-16页
   ·环境温度变化对望远镜主镜的影响第16-18页
     ·镜面视宁度现象第16-18页
     ·镜面热变形带来的影响第18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·国外蜂窝镜典型温控系统介绍第19-22页
     ·APO3.5 米蜂窝镜温控系统第19-20页
     ·MMT6.5 米蜂窝镜温控系统第20-21页
     ·WIYN3.5 米蜂窝镜温控系统第21-22页
   ·传热学基本理论介绍第22-29页
     ·热传导第22页
     ·对流传热第22-28页
     ·辐射传热第28-29页
   ·本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介绍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实心镜面温度场分析技术路线第29页
     ·蜂窝镜面温度场分析技术路线第29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第30页
   ·本论文分章介绍第30-32页
第二章 主镜前表面“气刀”流场研究第32-44页
   ·大气折射率温度系数第32-34页
   ·计算方法第34页
   ·计算模型第34-38页
     ·“气刀”流场特性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网格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·“气刀”的两种形式第38-39页
   ·“气刀”厚度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·风机发热的影响第40-4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三章 实心镜面视宁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第44-64页
   ·实心镜面温度场理论模型计算第44-52页
   ·气温线性下降时自然对流条件下的主镜视宁度第52-57页
     ·传统主镜视宁度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·薄主镜视宁度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四米主镜视宁度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·高美古冬季条件下主镜视宁度分析第57-62页
     ·“气刀”风速对主镜视宁度的影响第58-60页
     ·径厚比对主镜视宁度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 ·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第61-6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四章 蜂窝镜温控方案设计第64-92页
   ·四米蜂窝镜结构与有限元模型第64-67页
     ·四米蜂窝镜结构介绍第64-66页
     ·四米蜂窝镜有限元模型第66-67页
   ·四米蜂窝镜热特征分析第67-77页
     ·高美古典型气温介绍第67-69页
     ·四米蜂窝镜稳态热特征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·四米蜂窝镜瞬态热特征分析第71-77页
   ·四米蜂窝镜温控方案设计第77-80页
     ·典型蜂窝镜温控方案对比第77-78页
     ·一种新的蜂窝镜温控方案第78-80页
   ·四米蜂窝镜温控方案可行性分析第80-90页
     ·表面气刀的作用第80-83页
     ·蜂窝内部通风的效果第83-86页
     ·通风孔被遮挡的影响第86-9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0-92页
第五章 单蜂窝单元流固耦合传热模型与实验验证第92-110页
   ·数值仿真模型介绍第92-98页
     ·单蜂窝单元模型假设第92-94页
     ·单蜂窝单元流固耦合传热模型第94-97页
     ·通风过程主镜面形的计算方法第97-98页
   ·蜂窝单元通风实验研究第98-109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与实验器材介绍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·单蜂窝实验模型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·恒温箱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管道及风机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·温度测量工具第101页
       ·热线式风速仪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实验条件与实验过程描述第102页
     ·实验数据与数值仿真的对比第102-108页
       ·流固耦合传热计算温度场对比第102-105页
       ·蜂窝镜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第105-108页
     ·误差分析与实验结论第108-10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9-110页
第六章 蜂窝镜面温度控制系统仿真研究第110-138页
   ·蜂窝镜面温度控制效果分析第110-124页
     ·单蜂窝单元通风研究第110-120页
       ·流场速度分布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  ·蜂窝腔内表面温度讨论第112-115页
       ·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  ·蜂窝腔内表面压强第117-120页
     ·蜂窝镜面视宁度第120-122页
     ·蜂窝镜面热变形第122-124页
   ·通风管道的设计第124-132页
     ·管道压力损失计算方法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·含小口径弯管的压力损失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·含小口径直管的压力损失第127-129页
     ·无变径直通管道的压力损失第129-131页
     ·管道 CFD 数值仿真与对比第131-132页
   ·风箱及管道流速的计算第132-137页
     ·CFD 计算模型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·流速分布第133-136页
     ·压强分布第136-13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7-138页
第七章 结论第138-140页
   ·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第138-139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39页
   ·未来工作的展望第139-140页
参考文献第140-142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2页

论文共1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优化算法的像清晰化技术研究
下一篇:基于弧形电机拼接的大型望远镜驱动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