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·印染废水及处理概况 | 第12-15页 |
·印染废水来源 | 第12-13页 |
·印染废水特点 | 第13页 |
·印染废水处理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| 第15-17页 |
·混凝法的原理 | 第15页 |
·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| 第17页 |
·改良 A/O 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| 第17-19页 |
·改良 A/O 工艺原理 | 第17-18页 |
·改良 A/O 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| 第18-19页 |
·改良 A/O 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| 第19页 |
·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| 第19-22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9-20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混凝-改良 A/O 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实例分析 | 第22-40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22页 |
·基础资料 | 第22-23页 |
·工艺比选 | 第23-27页 |
·污染物的去除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废水水质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| 第25-26页 |
·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说明 | 第26-27页 |
·主要环节设计要点 | 第27-31页 |
·主要环节 | 第27-28页 |
·设计要点 | 第28-31页 |
·单元设计与主要设备选型 | 第31-36页 |
·单元设计 | 第31-34页 |
·主要构、建筑物 | 第34页 |
·主要设备选型 | 第34-36页 |
·施工细节说明 | 第36-40页 |
·废水工程施工控制重点 | 第37页 |
·水池施工技术要点 | 第37-38页 |
·管道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| 第38页 |
·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混凝沉淀单元的调试与运行 | 第40-52页 |
·混凝沉淀单元设计参数的确定 | 第40-45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41-45页 |
·PH 调节 | 第45-46页 |
·混凝沉淀单元的调试 | 第46-47页 |
·调试准备 | 第46页 |
·混凝沉淀单元的调试 | 第46-47页 |
·混凝沉淀单元的运行效果 | 第47-49页 |
·COD 去除效率 | 第47-48页 |
·色度去除效率 | 第48页 |
·SS 去除效率 | 第48-49页 |
·混凝沉淀处理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| 第49页 |
·技术评价 | 第49页 |
·经济性评价 | 第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2页 |
第四章 改良 A/O 系统的启动调试及运行 | 第52-60页 |
·工艺调试与启动 | 第52-54页 |
·改良 A/O 的结构形式 | 第52页 |
·调试及启动 | 第52-53页 |
·启动要点 | 第53-54页 |
·改良 A/O 的运行效果 | 第54-58页 |
·COD 的去除效率 | 第54页 |
·色度的去除效率 | 第54-55页 |
·SS 的去除效率 | 第55-56页 |
·可生化性的评估 | 第56-58页 |
·改良 A/O 的技术经济性评价 | 第58页 |
·技术评价 | 第58页 |
·经济性评价 | 第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五章 混凝-改良 A/O 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与评价 | 第60-64页 |
·混凝-改良 A/O 处理印染废水的运行效果 | 第60-61页 |
·混凝-改良 A/O 处理印染废水的技术特点 | 第61页 |
·混凝-改良 A/O 处理印染废水的经济性分析 | 第61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8页 |
结论 | 第64-67页 |
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