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科普网站传播效果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我国科普网站的现状概述 | 第18-38页 |
·科普网站的概念 | 第18页 |
·我国科普网站的发展现状 | 第18-26页 |
·主办方与网站性质的分类分析 | 第19-21页 |
·地域分布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| 第21-24页 |
·内容主题的定量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个案分析:三类科普网站代表概述 | 第26-38页 |
·民办科普网站代表——科学松鼠会 | 第26-31页 |
·网站建设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内容结构分析 | 第27-31页 |
·特点概述 | 第31页 |
·中科院网络科普平台——中国科普博览 | 第31-35页 |
·网站建设分析 | 第32页 |
·内容结构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特点概述 | 第34-35页 |
·门户网站科技频道代表——新浪科技频道 | 第35-38页 |
·网站建设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内容结构分析 | 第36页 |
·特点概述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我国科普网站传播效果分析 | 第38-64页 |
·传播效果的相关理论及假说 | 第39-40页 |
·议程设置理论 | 第39页 |
·选择性假说 | 第39-40页 |
·使用与满足理论 | 第40页 |
·科普网站对普通网络受众的传播效果分析 | 第40-52页 |
·问卷发放和样本选取 | 第40-41页 |
·研究问题 | 第41页 |
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41-51页 |
·结论 | 第51-52页 |
·科普网站对稳定受众的传播效果分析 | 第52-62页 |
·问卷发放和样本选取 | 第52页 |
·研究问题 | 第52-53页 |
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53-61页 |
·结论 | 第61-62页 |
·科普网站对普通受众与稳定受众的传播效果对比分析 | 第62-64页 |
·搜索引擎直接影响科普网站点击率 | 第62-63页 |
·科普网站对稳定受众的传播效果优于普通受众 | 第63页 |
·发展建议两者各有侧重 | 第63-64页 |
第四章 影响我国科普网站传播效果的因素分析 | 第64-77页 |
·传播环境氛围薄弱 | 第64-66页 |
·政策的支持与实际经费投入存在差距 | 第64-65页 |
·科普网站缺乏推广意识,与传统媒介割裂 | 第65-66页 |
·传播者队伍建设总体滞后 | 第66-70页 |
·科普网站建设者的“把关人”作用 | 第67-68页 |
·科普网站建设者影响网站可信度 | 第68页 |
·科普网站建设者队伍少数优秀,总体滞后 | 第68-70页 |
·传播媒介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| 第70-74页 |
·网站建设不全,资源未能有效整合 | 第70-71页 |
·互动意识浅薄,受众参与少 | 第71页 |
·未能有效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 | 第71-73页 |
·更新速度慢,缺乏即时性 | 第73页 |
·传播内容偏向于“一阶科学传播” | 第73-74页 |
·受众科学素养有待提高 | 第74-77页 |
·当前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状况 | 第74-75页 |
·受众科学素养水平与科技传播主动性呈正相关 | 第75-77页 |
第五章 提高我国科普网站传播效果的对策 | 第77-88页 |
·营造浓厚的科技传播环境,加大科普网站推广力度 | 第77-79页 |
·增强全民科技传播意识 | 第77-78页 |
·重视科普网站推广宣传工作 | 第78-79页 |
·加强传者队伍建设,实现传播主体多元化 | 第79-81页 |
·提升网络科技传播者的专业素养和传播能力 | 第79-80页 |
·吸收优质资源,实现科普网站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| 第80-81页 |
·对多元传播主体进行有效管理 | 第81页 |
·明确网站自身定位,充分发挥网络媒介优势 | 第81-83页 |
·进行准确的网站定位,实现有效传播 | 第81-83页 |
·着重发挥网络科普即时性与交互性优势 | 第83页 |
·拓展科技传播内容,丰富网络科普方式 | 第83-86页 |
·科普网站要拓展科技传播内容 | 第83-84页 |
·开发网络科普游戏、互动电影 | 第84页 |
·重视论坛、网上实验等版块的建设 | 第84-85页 |
·开发线下科普活动,激发受众参与热情 | 第85-86页 |
·提升全民科学素养,实现公众参与科学 | 第86-88页 |
·学校应加强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 | 第86页 |
·利用媒体渠道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| 第86-87页 |
·追求公众参与科学理想状态的实现 | 第87-88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88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3页 |
附录 我国科普网站传播效果调查问卷 | 第93-99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9-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