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9页 |
·选题依据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4-23页 |
·相关研究动态 | 第14-22页 |
·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述 | 第22-23页 |
·理论探讨 | 第23-26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26-28页 |
·研究方法及限制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清代至南京国民政府迁台后的台湾原住民分类 | 第29-42页 |
·清代时期台湾“抚番政策”下的原住民分类 | 第29-31页 |
·清代以前 | 第29-30页 |
·清代 | 第30页 |
·小结 | 第30-31页 |
·日据时期“理蕃政策”下的原住民分类(1895年-1945年) | 第31-37页 |
·一般的称呼 | 第31页 |
·日本学者的分类 | 第31-34页 |
·日本官方的分类 | 第34-37页 |
·小结 | 第37页 |
·南京国民政府迁台后的原住民分类(1945年-1980年) | 第37-42页 |
·学术方面的分类 | 第38-39页 |
·山地行政方面的分类 | 第39-40页 |
·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新时期的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(1980末至今) | 第42-66页 |
·社会背景 | 第42-44页 |
·族别认定的原因、条件及案例分析 | 第44-60页 |
·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的原因 | 第44-47页 |
·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的条件及依据 | 第47-50页 |
·案例分析1:邵族 | 第50-54页 |
·案例分析2:噶玛兰族 | 第54-60页 |
·族别认定的主体策略 | 第60-63页 |
·族别认定存在的问题 | 第63-66页 |
第四章 台湾原住民族别认定与中国大陆民族识别的比较 | 第66-78页 |
·族别认定的原因对比 | 第67-68页 |
·族别认定的理论依据对比 | 第68-70页 |
·民族认定的经验对比与总结 | 第70-78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78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后记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