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兴安岭地区红松、平榛和毛榛种子扩散的时空动态
| 摘要 | 第1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4页 |
| 符号表 | 第4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| ·前言 | 第7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7-10页 |
| ·种子扩散的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| ·种子雨与种子扩散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| ·种子扩散与植物大年结实 | 第9-10页 |
| ·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第2章 研究区域的自然概况 | 第11-15页 |
| ·植被类型 | 第11页 |
| ·土壤 | 第11页 |
| ·气候 | 第11-12页 |
| ·主要动物 | 第12页 |
| ·三种林木种子简介 | 第12-13页 |
| ·种子的标记 | 第13页 |
| ·种子的寻找 | 第13-15页 |
| 第3章 种子扩散的年间动态 | 第15-25页 |
| ·引言 | 第1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·样地选择和种子释放 | 第15-16页 |
| ·森林中动物密度调查 | 第16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16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16-22页 |
| ·年间平榛存留曲线 | 第16-17页 |
| ·年间毛榛存留曲线 | 第17-18页 |
| ·年间红松种子命运 | 第18页 |
| ·年间平榛种子命运 | 第18-19页 |
| ·年间毛榛种子命运 | 第19-20页 |
| ·年间红松种子扩散距离 | 第20-21页 |
| ·年间平榛种子扩散距离 | 第21-22页 |
| ·年间毛榛种子扩散距离 | 第22页 |
| ·讨论 | 第22-25页 |
| 第4章 毛榛大年结实对不同时间释放种子扩散的影响 | 第25-33页 |
| ·引言 | 第2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·样地选择和种子释放 | 第25页 |
| ·样地内动物密度的调查 | 第25-26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26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26-31页 |
| ·不同时间释放平榛种子存留曲线 | 第26-27页 |
| ·不同时间释放毛榛种子存留曲线 | 第27页 |
| ·不同时间释放红松种子命运 | 第27-28页 |
| ·不同时间释放平榛种子命运 | 第28-29页 |
| ·不同时间释放毛榛种子命运 | 第29页 |
| ·不同时间释放红松种子扩散距离 | 第29-30页 |
| ·不同时间释放平榛种子扩散距离 | 第30-31页 |
| ·不同时间释放毛榛种子扩散距离 | 第31页 |
| ·讨论 | 第31-33页 |
| 第5章 不同生境下种子扩散的模式比较 | 第33-41页 |
| ·引言 | 第3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33-34页 |
| ·样地选择与种子释放 | 第33页 |
| ·生境内动物密度的调查 | 第33-34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34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34-39页 |
| ·不同生境下平榛存留曲线 | 第34页 |
| ·不同生境下毛榛存留曲线 | 第34-35页 |
| ·不同生境下红松种子命运 | 第35-36页 |
| ·不同生境下平榛种子命运 | 第36-37页 |
| ·不同生境下毛榛种子命运 | 第37页 |
| ·不同生境下红松种子扩散距离 | 第37-38页 |
| ·不同生境下平榛种子扩散距离 | 第38-39页 |
| ·不同生境下毛榛种子扩散距离 | 第39页 |
| ·讨论 | 第39-41页 |
| 第6章 结论 | 第41-4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-5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