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6页 |
(一)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(三)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(四)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| 第14-16页 |
一、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6-25页 |
(一) 概念界定 | 第16-21页 |
1 心态、社会心态、和谐社会心态 | 第16-18页 |
2 和谐社会 | 第18-21页 |
(二) 和谐社会心态与和谐社会关系 | 第21-25页 |
1 和谐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心态的形成 | 第21-22页 |
2 和谐社会心态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| 第22-25页 |
二、 当前我国社会不和谐现象及其对社会心态的影响 | 第25-33页 |
(一) 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及其对社会心态影响 | 第25-27页 |
1 经济发展中不和谐现象的表现 | 第25-26页 |
2 经济发展中不和谐现象导致消极心态出现 | 第26-27页 |
(二) 政治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及其对社会心态影响 | 第27-28页 |
1 政治发展中不和谐现象的表现 | 第27页 |
2 政治发展中不和谐现象导致政治心态失衡 | 第27-28页 |
(三) 文化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及其对社会心态影响 | 第28-30页 |
1 文化发展中不和谐现象的表现 | 第28-29页 |
2 文化发展中不和谐现象导致多元文化心态 | 第29-30页 |
(四) 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及其对社会心态影响 | 第30-33页 |
1 社会发展中不和谐现象的表现 | 第30-31页 |
2 社会发展中不和谐现象导致社会心态失衡 | 第31-33页 |
三、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心态的路径探析 | 第33-42页 |
(一) 推进人际关系之间和谐是促进和谐社会心态的重要基础 | 第33-35页 |
1 普及积极心态教育 | 第33-34页 |
2 建立社会心态的预警机制 | 第34页 |
3 改善社会心态的环境 | 第34-35页 |
(二) 实现社会公平是解决目前国民社会心态困境的基本要求 | 第35-36页 |
1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公平正义提供法律保障 | 第35页 |
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| 第35-36页 |
(三) 营造文化和谐氛围促进和谐社会心态建设的重要保证 | 第36-39页 |
1 加强社会化教育,培育个体文化认同观念 | 第36-37页 |
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| 第37页 |
3 加强民族文化认同建设,应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挑战 | 第37-39页 |
(四) 保障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是和谐社会心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| 第39-42页 |
1 健全利益诉求机制 | 第39页 |
2 完善利益调解机制 | 第39-40页 |
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| 第40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附录 | 第45-48页 |
后记 | 第48-4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