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写词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3页 |
1 前言 | 第13-25页 |
·缺氧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| 第13-15页 |
·能量耗竭 | 第13页 |
·胞质酸化 | 第13-14页 |
·活性氧伤害 | 第14页 |
·糖酵解和发酵代谢末端产物的积累 | 第14-15页 |
·还原性物质的毒害 | 第15页 |
·能源物质的匮乏 | 第15页 |
·植物对缺氧胁迫适应 | 第15-17页 |
·形态适应 | 第15-16页 |
·代谢适应 | 第16-17页 |
·植物缺氧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·ROS 在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| 第18-22页 |
·ROS 来源 | 第18-19页 |
·ROS 信号调节植物缺氧胁迫反应的机制 | 第19-20页 |
·质膜NADPH 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
·立题依据 | 第22-25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25-4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5页 |
·植物材料和菌株 | 第25页 |
·质粒载体 | 第25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溶液 | 第26-28页 |
·常用溶液及培养基 | 第26-27页 |
·H_20_2 含量测定 | 第27页 |
·ADH 活性测定 | 第27页 |
·GUS 染色 | 第27页 |
·GUS 活性测定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所用引物 | 第28-30页 |
·拟南芥纯合突变体鉴定所用引物 | 第28页 |
·RT-PCR 鉴定基因表达所用引物 | 第28-29页 |
·构建载体所用引物 | 第29页 |
·荧光定量PCR 所用引物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0-41页 |
·拟南芥种植 | 第30页 |
·纯合突变体的PCR 鉴定 | 第30页 |
·拟南芥基因组DNA 小量提取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拟南芥总RNA 提取(Trizol 法) | 第31页 |
·反转录制备拟南芥cDNA | 第31-32页 |
·RT-PCR 检测基因表达 | 第32页 |
·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 | 第32-33页 |
·荧光定量PCR 检测基因表达 | 第33页 |
·重组质粒载体构建 | 第33-34页 |
·PCR 产物回收和纯化 | 第34-35页 |
·大肠杆菌电击转化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 | 第35页 |
·质粒DNA 提取 | 第35-36页 |
·重组质粒鉴定 | 第36页 |
·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及拟南芥转基因植物筛选 | 第36-37页 |
·ADH 活性测定 | 第37-38页 |
·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| 第38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酸酶(GUS)的组织化学鉴定 | 第38-39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酸酶(GUS)活性测定 | 第39页 |
·统计学分析 | 第39-41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57页 |
·突变体鉴定 | 第41-42页 |
·DNA 插入突变体进行鉴定 | 第41页 |
·RT-PCR 鉴定 | 第41-42页 |
·相关载体的构建 | 第42-46页 |
·AtrbohD 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超表达植株的鉴定 | 第42-44页 |
·AtrbohD::GUS 载体的构建 | 第44页 |
·ADH::GUS 载体的构建 | 第44-45页 |
·ROP2::GUS 载体构建 | 第45-46页 |
·突变体表型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水淹胁迫下WT 植株中D 基因表达 | 第47-48页 |
·RT-PCR 及荧光定量PCR 结果 | 第47页 |
·AtrbohD::GUS 转WT 植株在水淹下染色GUS 活性变化 | 第47-48页 |
·水淹胁迫对植株ADH 活性的影响 | 第48-51页 |
·WT 与不同突变体ADH 特异活性变化 | 第48-49页 |
·WT 与不同突变体ADH 基因表达变化 | 第49-50页 |
·ADH::GUS 染色及活性在水淹下的变化 | 第50-51页 |
·水淹胁迫对不同植株中ROP2 的影响 | 第51-54页 |
·水淹下WT 与突变体内ROP2 基因表达的变化 | 第51-52页 |
·GUS 染色及活性在水淹处理下的变化 | 第52-54页 |
·水淹胁迫下WT 与不同突变体H202 含量 | 第54-55页 |
·ATRBOHD::GFP 和ROPGAP4::GUS 载体构建 | 第55-57页 |
4 讨论 | 第57-59页 |
5 结论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