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皮肤电情感识别的情感调节策略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1-13页 |
| ·GSR生理信号对情感的识别 | 第11-12页 |
| ·建立情感调节策略模型 | 第12页 |
| ·建立情感调节小助手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的特色 | 第13-14页 |
| 第2章 基于皮肤电信号的情感识别 | 第14-30页 |
| ·皮肤电信号的采集 | 第15-18页 |
| ·实验方案 | 第15-16页 |
| ·GSR信号的采集 | 第16-18页 |
| ·皮肤电信号特征提取及选择 | 第18-21页 |
| ·信号的预处理 | 第18-19页 |
| ·GSR信号的统计特征提取 | 第19-21页 |
| ·数据归一化 | 第21页 |
| ·特征选择 | 第21页 |
| ·GSR信号的情感识别 | 第21-28页 |
| ·基本粒子群算法 | 第21-25页 |
| ·GSR信号情感识别的结果分析 | 第25-28页 |
| ·小结 | 第28-30页 |
| 第3章 基于情感识别结果的调节策略 | 第30-38页 |
| ·PAD情感调节模型 | 第30-31页 |
| ·情感调节策略模型 | 第31-35页 |
| ·情感调节的心理学研究背景和现状 | 第31-32页 |
| ·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情感调节策略模型 | 第32-35页 |
| ·情感调节方式的选择 | 第35-37页 |
| ·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第4章 情感调节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| 第38-42页 |
| ·情感调节系统的设计背景 | 第38-39页 |
| ·情感调节系统的功能和意义 | 第39页 |
| ·情感调节系统原理以及情感调节流程 | 第39-42页 |
|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2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| 附录 | 第48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-60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0-62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