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目录 | 第1-7页 |
| 摘要 | 第7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| ·引言 | 第9页 |
| ·丙烯酰胺简介 | 第9-11页 |
| ·丙烯酰胺的理化性质 | 第9-10页 |
| ·丙烯酰胺的用途 | 第10页 |
| ·丙烯酰胺的危害 | 第10-11页 |
| ·丙烯酰胺的限量研究 | 第11页 |
| ·标准与标准化 | 第11-12页 |
| ·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| ·标准的分类 | 第12页 |
| ·丙烯酰胺的检测技术 | 第12-17页 |
| ·样品的前处理 | 第12-14页 |
| ·样品的检测 | 第14-17页 |
| ·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的来源 | 第17-18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8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| 第2章 纺织品中丙烯酰胺检测技术 | 第20-38页 |
| ·引言 | 第20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0-22页 |
| ·仪器与试剂 | 第20-21页 |
| ·样品前处理 | 第21页 |
| ·定性定量方法 | 第21页 |
| ·色谱检测条件 | 第21-22页 |
| ·死时间的测定方法 | 第22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2-36页 |
| ·色谱模式的选择 | 第22-23页 |
| ·检测波长的选择 | 第23-24页 |
| ·流动相的选择 | 第24-26页 |
| ·流速的选择 | 第26-29页 |
| ·样品前处理的优化 | 第29-34页 |
| ·线性关系 | 第34-35页 |
| ·检出限的确定 | 第35-36页 |
| ·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 | 第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| 第3章 纺织品中丙烯酰胺检测技术标准化 | 第38-45页 |
| ·引言 | 第38页 |
| ·标准检测技术 | 第38页 |
| ·检测技术标准化 | 第38-43页 |
| ·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对比情况 | 第43-44页 |
| ·与国际、国外同类标准的对比情况 | 第43页 |
| ·与国内同类标准的对比情况 | 第43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4章 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的不确定度评定 | 第45-55页 |
| ·引言 | 第45页 |
| ·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方法 | 第45-47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7-48页 |
| ·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47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47页 |
| ·标准溶液的配制 | 第47-48页 |
| ·不确定度评定 | 第48-54页 |
| ·建立数学模型 | 第48页 |
| ·不确定度的来源 | 第48页 |
| ·各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| 第48-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5章 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的限量 | 第55-61页 |
| ·引言 | 第55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5-56页 |
| ·仪器、试剂与材料 | 第55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55-56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6-60页 |
| ·B类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的限量 | 第56页 |
| ·模拟接枝丙烯酰胺改性织物的洗涤 | 第56-60页 |
| ·接枝丙烯酰胺改性真丝中丙烯酰胺的残留 | 第6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| 第6章 研究结论、创新点及展望 | 第61-63页 |
| ·研究结论 | 第61-62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62页 |
| ·展望 | 第62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| 附件 A 征求意见汇总表 | 第69-75页 |
| 附件 B 标准报批稿 | 第75-8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| 第82-83页 |
| 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