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媒介论文

媒介技术与审美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绪论第10-16页
 一、选题的背景第10-11页
 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三、选题的意义与研究方法第14-16页
第一章 媒介技术与审美概述第16-31页
 第一节 媒介技术与审美历时溯源第16-23页
  一、媒介技术的发展第16-19页
  二、审美的内涵演变第19-21页
  三、媒介技术与审美的关系第21-23页
 第二节 媒介技术与审美研究态度第23-31页
  一、技术悲观主义第23-26页
  二、技术乐观主义第26-29页
  三、技术中立主义第29-31页
第二章 媒介技术与审美主体第31-45页
 第一节 审美主体的重构第31-35页
  一、第二媒介时代的到来第31-32页
  二、网络空间的特质第32-33页
  三、主体的后现代生成第33-35页
 第二节 审美感知的变迁第35-39页
  一、媒介技术之于人类感知第35-37页
  二、审美感知趋向于感官快感第37-39页
 第三节 审美共同体的假象第39-45页
  一、审美共通感的意识形态性第39-41页
  二、传媒之于审美共同体第41-45页
第三章 媒介技术与审美客体第45-55页
 第一节 媒介技术生成审美世界第45-48页
  一、从麦克卢汉到鲍德利亚第45-46页
  二、零距离审美第46-48页
 第二节 媒介技术与审美形式第48-51页
  一、内容与形式之关系第48-50页
  二、媒介技术即审美形式第50-51页
 第三节 媒介技术与审美情境第51-55页
  一、梅罗维茨的情境论第51-53页
  二、媒介情境即审美情境第53-55页
第四章 媒介技术与审美前景展望第55-67页
 第一节 韦尔施的重构美学思想第55-59页
  一、美学重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55-57页
  二、美学重构的几个重要问题第57-59页
 第二节 新美学的话语语境第59-62页
  一、比特世界的到来第59-60页
  二、数字艺术的繁荣第60-62页
 第三节 数字美学的展望第62-67页
  一、库比特的数字美学思想第62-64页
  二、数字美学何为?第64-67页
结语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1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美学的回归之路--论西方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及演变
下一篇: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代表与党的思想路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