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冈底斯北部矽卡岩型铁(铜)矿床成矿作用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| ·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·我国铁铜资源紧缺局面 | 第12页 |
| ·青藏高原优越的成矿条件和巨大的资源潜力 | 第12-14页 |
| ·研究现状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| 第14-18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| ·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8页 |
| ·研究思路、方法及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| ·完成实物工作量 | 第19-20页 |
| ·主要认识及成果 | 第20-22页 |
| 第2章 区域地质 | 第22-26页 |
| ·区域侵入岩与地层 | 第23-25页 |
| ·区域构造形迹 | 第25-26页 |
| 第3章 成矿带矿床地质 | 第26-41页 |
| ·加拉普铁(铜)矿床 | 第27-30页 |
| ·热玛铁矿床 | 第30-33页 |
| ·加多捕勒铁-铜矿床 | 第33-35页 |
| ·龙马拉铁-铜-铅-锌多金属矿床 | 第35-38页 |
| ·恰功铁矿及江嘎铁矿化点 | 第38-41页 |
| 第4章 矿物学及地球化学 | 第41-80页 |
| ·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| 第41-56页 |
| ·石榴子石 | 第41-54页 |
| ·辉石 | 第54-56页 |
| ·岩石地球化学 | 第56-71页 |
| ·主量元素 | 第56-58页 |
| ·稀土元素、微量元素及锶‐钕同位素 | 第58-60页 |
| ·Hf 同位素 | 第60-71页 |
| ·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| 第71-76页 |
| ·氢氧同位素 | 第71-72页 |
| ·硫、铅同位素 | 第72-76页 |
| ·流体包裹体 | 第76-80页 |
| ·岩相学特征 | 第76-77页 |
| ·温度、盐度与密度 | 第77-80页 |
| 第5章 成岩成矿时代 | 第80-88页 |
| ·成矿带侵入岩成岩年龄 | 第80-86页 |
| ·龙马拉矿床蚀变云母 Ar-Ar 定年 | 第86-88页 |
| 第6章 成矿作用研究 | 第88-103页 |
| ·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| 第88页 |
| ·岩浆源区 | 第88-93页 |
| ·岩浆源区 | 第88-91页 |
| ·岩浆源区对成矿金属类型控制特征 | 第91-93页 |
| ·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| 第93-95页 |
| ·成矿物质来源 | 第95-96页 |
| ·硫同位素来源 | 第95页 |
| ·铅同位素来源 | 第95-96页 |
| ·特征矿物对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 | 第96-98页 |
| ·成岩过程与成矿模式 | 第98-103页 |
| ·成岩过程 | 第98-100页 |
| ·成矿模式 | 第100-103页 |
| 结论 | 第103-105页 |
| 致谢 | 第105-10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6-115页 |
| 附件:实验方法 | 第115-119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