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公益性地质调查事业发展史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10-16页 |
| 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思路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成果 | 第14-16页 |
| 第2章 公益性地质调查事业概述 | 第16-22页 |
| ·公益性地质工作概念 | 第16-18页 |
| ·公益性地质地质调查事业的发展历程 | 第18-22页 |
| 第3章 1913-1950 年地质调查事业 | 第22-40页 |
| ·组织机构 | 第24-27页 |
| ·人才培养 | 第27-29页 |
| ·工作内容与成果 | 第29-34页 |
| ·社会影响和特点 | 第34-40页 |
| ·优中选优,培养精英 | 第34-36页 |
| ·治学严谨、艰苦奋斗 | 第36-38页 |
| ·成果斐然,国际合作 | 第38-40页 |
| 第4章 1950-1999 年地质调查事业 | 第40-64页 |
| ·组织机构 | 第40-44页 |
| ·人才培养 | 第44-47页 |
| ·工作内容与成果 | 第47-59页 |
| ·新中国成立后的奠基阶段(1950-1966) | 第47-51页 |
| ·文化大革命及过渡时期(1966-1978) | 第51-53页 |
| ·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时期(1978-1998) | 第53-59页 |
| ·社会影响和特点 | 第59-64页 |
| ·与国家政治发展步调基本一致 | 第59-60页 |
| ·发展迅速,规模空前壮大 | 第60-61页 |
| ·地质精神的形成 | 第61-64页 |
| 第5章 1999-2012 年地质调查事业 | 第64-85页 |
| ·组织机构 | 第64-66页 |
| ·地质调查队伍建设 | 第66-69页 |
| ·工作内容与成果 | 第69-80页 |
| ·基础地质调查 | 第70-71页 |
| ·矿产资源评价 | 第71-75页 |
| ·水工环地质调查 | 第75-76页 |
| ·地学科技创新与对外交流 | 第76-79页 |
| ·地质资料公益性服务 | 第79-80页 |
| ·社会影响和特点 | 第80-85页 |
| ·地质事业的全面完善 | 第80-81页 |
| ·地质调查工作特点总结 | 第81-83页 |
| ·加强文化建设,增强服务意识 | 第83-85页 |
| 第6章 地质调查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 | 第85-91页 |
| ·早期科学精神的传承 | 第85-86页 |
| ·地质事业的发展要符合规律 | 第86-88页 |
| ·调整工作步调,转变发展方式 | 第88-91页 |
| 第7章 结论 | 第91-93页 |
| 致谢 | 第93-9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5-99页 |
| 附录 | 第99-102页 |
| 个人简历与成果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