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1页 |
·背景介绍 | 第10-13页 |
·医学影像学 | 第10页 |
·分子影像学 | 第10页 |
·正电子放射层扫描术(PET) | 第10-11页 |
·组胺 | 第11-12页 |
·脑内的组胺受体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5页 |
·课题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相关反应介绍 | 第16-21页 |
·Friedel-Crafts(傅-克)酰基化反应 | 第16-17页 |
·亲核取代反应 | 第17-19页 |
·菌头偶合反应(Sonogashira coupling reaction) | 第19-21页 |
2 2-[2-((2R)-2-甲基吡咯烷基)乙基]-5-氧茚基-2-硝基苯甲酮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1-41页 |
·合成路线设计 | 第21页 |
·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| 第21-23页 |
·2-硝基-4’-甲氧基二苯甲酮的合成 | 第23-27页 |
·2-硝基-4’-甲氧基二苯甲酮的性状 | 第2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3-2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4-26页 |
·机理讨论 | 第26-27页 |
·小结 | 第27页 |
·2-硝基-4’-羟基二苯甲酮的合成 | 第27-30页 |
·2-硝基-4’-羟基二苯甲酮的性状 | 第2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7-2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8-29页 |
·机理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小结 | 第30页 |
·2-硝基-3’-碘-4’-羟基二苯甲酮的合成 | 第30-35页 |
·2-硝基-3’-碘-4’-羟基二苯甲酮的性状 | 第3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0-3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3页 |
·机理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·(2R)-1-(3-丁炔基)-2-甲基吡咯烷的合成 | 第35-36页 |
·(2R)-1-(3-丁炔基)-2-甲基吡咯烷的性状 | 第3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5页 |
·机理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2-[2-((2R)-2-甲基毗咯烷基)乙基]-5-氧茚基-2-硝基苯甲酮的合成 | 第36-40页 |
·2-[2-((2R)-2-甲基吡咯烷基)乙基]-5-氧茚基-2-硝基苯甲酮的性状 | 第36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6-3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7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3 2-[2-((2R)-2-甲基吡咯烷基)乙基]-5-氧茚基-2-氟苯甲酮的合成与表征 | 第41-50页 |
·合成路线设计 | 第41页 |
·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| 第41-42页 |
·2-氟-3’碘-4’羟基二苯甲酮的合成 | 第42-44页 |
·2-氟-3’碘-4’羟基二苯甲酮的性状 | 第42-4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3-44页 |
·2-[2-((2R)-2-甲基吡咯烷基)乙基]-5-氧茚基-2-氟苯甲酮的合成 | 第44-49页 |
·2-[2-((2R)-2-甲基吡咯烷基)乙基]-5-氧茚基-2-氟苯甲酮的性状 | 第44-4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5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4 2-[2-((2R)-2-甲基吡咯烷基)乙基]-5-氧茚基-4-氟苯甲酮的合成与表征 | 第50-5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50页 |
·合成路线设计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| 第51-52页 |
·4-氟-3’碘-4’羟基二苯甲酮的合成 | 第52-53页 |
·4-氟-3’碘-4’羟基二苯甲酮的性状 | 第52-5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3页 |
·2-[2-((2R)-2-甲基吡咯烷基)乙基]-5-氧茚基-4-氟苯甲酮的合成 | 第53-57页 |
·2-[2-((2R)-2-甲基吡咯烷基)乙基]-5-氧茚基-4-氟苯甲酮的性状 | 第5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3-5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4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59页 |
·结论 | 第58页 |
·展望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