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一、导论 | 第10-18页 |
(一) 选题的由来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二) 既有研究的回顾与述评 | 第11-14页 |
1、关于志愿者组织的运行和管理研究 | 第11-12页 |
2、关于民间志愿者组织的功能研究 | 第12-13页 |
3、关于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研究 | 第13-14页 |
4、关于民间志愿者组织的其他研究 | 第14页 |
(三) 理论资源与核心概念 | 第14-16页 |
1、自组织相关理论 | 第14-15页 |
2、主要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(四) 研究方法与个案选择 | 第16-18页 |
1、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2、个案选择 | 第17-18页 |
二、襄阳义工在线在探索中初创 | 第18-23页 |
(一) 组织的建立 | 第18-19页 |
(二) 组织的活动的初步开展 | 第19-20页 |
(三) 组织的规模的初步扩大 | 第20-23页 |
三、襄阳义工在线在矛盾中曲折发展 | 第23-26页 |
(一) 组织影响力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| 第23页 |
(二) 组织内部产生分裂 | 第23-26页 |
四、襄阳义工在线在反思中平稳前进 | 第26-32页 |
(一) 完善对组织成员的激励机制 | 第26-27页 |
(二) 建设组织的相关规章制度 | 第27页 |
(三) 寻求组织的合法性 | 第27-30页 |
1、保证政治合法性 | 第28页 |
2、追求行政合法性 | 第28-29页 |
3、争取法律合法性 | 第29-30页 |
(四) 探索和完善组织的发展模式 | 第30-32页 |
五、襄阳义工在线的成长逻辑 | 第32-41页 |
(一) 襄阳义工在线产生与成长的条件 | 第32-35页 |
1、开放性是襄阳义工在线产生与成长的前提条件 | 第32-33页 |
2、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襄阳义工在线成长的动力条件 | 第33-34页 |
3、远离平衡态是襄阳义工在线成长的重要条件 | 第34-35页 |
(二) 襄阳义工在线成长的动因——熵变 | 第35-39页 |
1、系统的自组织与熵的关系 | 第35页 |
2、襄阳义工在线成长过程中的内部熵增效应 | 第35-36页 |
3、襄阳义工在线成长过程中外部环境输入的负熵 | 第36-39页 |
(三) 襄阳义工在线成长的路径——突变与渐变相结合 | 第39页 |
(四) 襄阳义工在线成长中的序参量——组织核心成员 | 第39-41页 |
六、结语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后记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