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8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坛紫菜经济性状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·坛紫菜品质分析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·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| 第15-19页 |
| ·几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 | 第15-18页 |
| ·RFLP分子标记技术 | 第16-17页 |
| ·SSR分子标记技术 | 第17页 |
| ·AFLP分子标记技术 | 第17页 |
| ·ISSR 分子标记技术 | 第17页 |
| ·RAPD 分子标记技术 | 第17-18页 |
| ·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方面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| ·用于构建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 | 第18页 |
| ·在基因定位方面的研究 | 第18页 |
| ·在种质资源鉴定方面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| ·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| 第19页 |
| ·SRAP 分子标记技术简介 | 第19-22页 |
| ·SRAP 标记技术的原理 | 第19-20页 |
| ·PCR 扩增 | 第20页 |
| ·扩增产物的检测 | 第20页 |
| ·SRAP 标记的应用 | 第20-22页 |
| ·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应用 | 第20页 |
| ·在基因定位研究中的应用 | 第20-21页 |
| ·在杂种优势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| 第21页 |
| ·在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| 第21页 |
| ·在图谱构建研究中的应用 | 第21页 |
| ·在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| 第21页 |
| ·在种质鉴定中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| ·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| 第22页 |
| ·分子标记技术在大型海藻研究中的应用 | 第22-26页 |
| ·分子标记技术在紫菜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 | 第22-25页 |
| ·分子标记技术在其它大型海藻中的应用 | 第25-26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26-28页 |
|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7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8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8-29页 |
| ·实验药品及试剂 | 第29-30页 |
| ·常用药品 | 第29-30页 |
| ·常用溶液及银染试剂 | 第30页 |
| ·引物 | 第3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0-37页 |
| ·野生坛紫菜叶状体形态观察及生长特性的比较 | 第30-31页 |
| ·形态观察 | 第30-31页 |
| ·生长的测定 | 第31页 |
| ·叶状体厚度的测定 | 第31页 |
| ·野生坛紫菜粗蛋白质、色素蛋白及氨基酸的测定 | 第31-33页 |
| ·粗蛋白质的测定 | 第31-32页 |
| ·叶绿素的测定 | 第32页 |
| ·总藻胆蛋白的测定 | 第32-33页 |
| ·氨基酸的测定 | 第33页 |
| ·总氨基酸的测定 | 第33页 |
| ·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| 第33页 |
| ·基于生长特性及品质的聚类分析 | 第33页 |
| ·野生坛紫菜的 SRAP 分析 | 第33-37页 |
| ·基因组DNA 的提取 | 第33-34页 |
| ·SRAP-PCR 反应因素水平的确定与正交设计 | 第34-35页 |
| ·野生坛紫菜基因组 DNA 的 SRAP 标记分析 | 第35页 |
| 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| 第35-36页 |
| ·银染检测 | 第36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58页 |
| ·野生坛紫菜叶状体形态及生长特性的比较 | 第37-40页 |
| ·不同生境下野生坛紫菜叶状体的形态特征 | 第37页 |
| ·野生坛紫菜叶状体长度生长情况 | 第37页 |
| ·野生坛紫菜叶状体重量增重情况 | 第37页 |
| ·不同生境下野生坛紫菜叶状体藻体的厚度 | 第37页 |
| ·野生坛紫菜叶状体成熟情况分析 | 第37-40页 |
| ·野生坛紫菜品质性状的比较 | 第40-42页 |
| ·不同生境野生坛紫菜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| 第40页 |
| ·不同生境下的野生坛紫菜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| 第40-42页 |
| ·不同种群基于生长特性和品质的聚类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野生坛紫菜的 SRAP 分析 | 第43-58页 |
| ·基因组DNA 提取结果 | 第43页 |
| ·SRAP-PCR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3-47页 |
| ·电泳结果评分 | 第43-44页 |
| ·各因素对 PCR 反应影响的差异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因素内多水平比较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·引物浓度对 PCR 结果的影响 | 第45页 |
| ·Taq 酶浓度对 PCR 结果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Mg~(2+)浓度对 PCR 结果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模板 DNA 浓度、dNTP 浓度对 PCR 结果的影响 | 第47页 |
| ·坛紫菜 SRAP 标记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 | 第47页 |
| ·SRAP 引物的筛选 | 第47页 |
| ·基因组 DNA 的 SRAP-PCR 扩增 | 第47-58页 |
| ·SRAP-PCR 扩增结果 | 第47-52页 |
| ·不同野生坛紫菜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52-53页 |
| ·野生坛紫菜种群的遗传结构 | 第53-54页 |
| ·聚类分析结果 | 第54-58页 |
| 第四章 讨论 | 第58-64页 |
| ·野生坛紫菜形态特征与生长性状的分析 | 第58-59页 |
| ·野生坛紫菜的品质分析 | 第59-60页 |
| ·坛紫菜 SRAP 标记反应体系的构建 | 第60-61页 |
| ·福建省野生坛紫菜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| 第61-62页 |
| ·福建省野生坛紫菜种群的遗传结构 | 第62-63页 |
| ·野生坛紫菜种质资源的开发、利用与保护 | 第63-64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73页 |
| 致谢 | 第73-74页 |
|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