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水产、渔业论文--水产基础科学论文--水产生物学论文--水产植物学论文

不同色泽坛紫菜的生长性状及选育的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3页
第一章 引言第13-19页
   ·坛紫菜的生活史、生态习性及体细胞育苗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生活史第13页
     ·生态习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叶状体的体细胞育苗第14页
   ·紫菜色素突变体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色素突变体的发现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色素突变体的应用价值第15页
   ·紫菜藻胆蛋白和叶绿素的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紫菜的捕光系统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紫菜藻胆蛋白和叶绿素的功能及其价值第16页
   ·紫菜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紫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原理及其研究概况第16-17页
     ·SRAP 分子标记第17-18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-19页
第二章 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9-24页
   ·材料及设备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材料来源第19页
       ·丝状体和叶状体的来源第19页
       ·SRAP 分析材料第19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第19-20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20-21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丝状体生长性状的测定第21页
     ·叶状体生长性状的测定第21页
     ·叶状体在不同盐度环境中的培养实验第21页
     ·叶状体在高温环境中的培养实验第21页
     ·叶状体在低N、P 环境中的培养实验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主要光合色素和活体吸收光谱的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·SRAP 标记分析第22页
       ·DNA 的提取及检测第22页
       ·SRAP 标记分析第22页
   ·数据分析与处理第22-24页
     ·生长计算公式第22-23页
     ·SRAP 标记分析结果的数据分析第23-24页
第三章 结果与讨论第24-55页
   ·不同色泽坛紫菜丝状体和叶状体的生长发育研究第24-35页
     ·F_1丝状体的生长发育第24-26页
     ·F_1叶状体的生长性状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·生长发育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·品质测定第28页
       ·吸收光谱图第28-30页
     ·F_2叶状体的生长发育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性状优良的F_3叶状体的培养及品质测定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·生长发育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品质测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·生长特征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品质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活体吸收光谱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·不同色泽坛紫菜在不同盐度环境中的选育研究第35-41页
     ·F_1叶状体生长性状及品质测定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·生长发育的比较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·品质的比较第36-38页
     ·红棕色F_2叶状体的生长性状及品质测定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·生长发育的比较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·品质的比较第40页
     ·红棕色F_3叶状体在低盐环境中的生长性状及品质测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41页
   ·不同色泽坛紫菜在高温环境中选育的研究第41-44页
     ·F_1叶状体生长发育的比较第41-42页
     ·F_2叶状体的生长发育及人工选育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43-44页
   ·不同色泽坛紫菜在低N、P 环境中的选育研究第44-50页
     ·F_1叶状体生长发育的比较第44-46页
     ·耐低N、P 品系的选育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·褐绿色品系在低 N、P 环境中的生长发育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·红棕色品系在低 N、P 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第48-49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49-50页
   ·不同色泽坛紫菜的SRAP 标记分析第50-55页
     ·SRAP-PCR 扩增结果第50页
     ·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第50-52页
     ·6 个色泽坛紫菜及1 个对照组材料间的聚类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·各色泽坛紫菜的 SRAP 标记分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·遗传距离在杂种优势预测中的作用第53-55页
结论第55-56页
展望第56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3页
附录第63-69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四分子交联体5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
下一篇:福建省野生坛紫菜的遗传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