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14页 |
·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| 第14-31页 |
·NGO 概念的界定 | 第14-24页 |
·国外NGO 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5页 |
·中国NGO 概念的界定 | 第15-24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24-28页 |
·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多中心理论 | 第26页 |
·公民社会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志愿失灵理论 | 第27-2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8-31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28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28-29页 |
·简评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NGO 与政府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| 第31-42页 |
·NGO 与政府合作的可能性 | 第31-36页 |
·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缺陷以及NGO 的优势 | 第31-34页 |
·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缺陷 | 第31-32页 |
·NGO 具有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优势 | 第32-34页 |
·我国社会改革大环境为NGO 寻求与政府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| 第34-36页 |
·NGO 与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| 第36-39页 |
·NGO 与政府合作利于NGO 自身发展和价值目标的实现 | 第36-37页 |
·政府与NGO 合作利于政府公共目标的实现 | 第37-39页 |
·促进政府监督与自我监督 | 第39页 |
·NGO 与政府合作案例 | 第39-42页 |
·国外NGO 与政府合作实践 | 第39-40页 |
·国内本土NGO 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尝试 | 第40-41页 |
·港台地区NGO 与大陆地方政府的合作实践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NGO 与政府建立合作机制的障碍分析 | 第42-55页 |
·NGO 与政府合作的障碍 | 第42-48页 |
·NGO 与政府相互的认知态度不一致,难以建立互信 | 第42-44页 |
·政府对NGO 管理不合理,NGO 优势难以发挥 | 第44-46页 |
·双重管理体制 | 第44-45页 |
·分级管理和非竞争性原则 | 第45-46页 |
·政府对NGO 的监管不到位 | 第46页 |
·NGO 自身弱点制约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| 第46-48页 |
·合作缺乏制度化保障 | 第48页 |
·解决合作障碍的设想 | 第48-55页 |
·改变NGO 与政府相互的认知态度,建立互信 | 第48-49页 |
·完善政府部门的管理 | 第49-52页 |
·加强NGO 的自身建设 | 第52-54页 |
·建立合作的制度平台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NGO 与政府合作的展望与推进 | 第55-61页 |
·对于我国NGO 发展趋势的展望 | 第55-56页 |
·中国官办NGO 发展趋势的展望 | 第55-56页 |
·中国非官办NGO 发展趋势的展望 | 第56页 |
·NGO 与政府的合作机制的建立 | 第56-61页 |
·中国政府与NGO 关系改革的方向 | 第56-57页 |
·现阶段中国NGO 与政府合作模式 | 第57-58页 |
·NGO 与政府的合作机制的建立 | 第58-61页 |
·合理有效的培育机制 | 第58-59页 |
·界定明确的制度规范 | 第59页 |
·及时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| 第59-60页 |
·切实可行的运作机制 | 第60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