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境中人工合成麝香的分析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| ·人工合成麝香的分类及性质 | 第10-11页 |
| ·人工合成麝香污染来源及污染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人工合成麝香的生物富集和毒性 | 第12-13页 |
| ·人工合成麝香的分析检测方法 | 第13-19页 |
| ·前处理方法 | 第13-18页 |
| ·色谱分析 | 第18-19页 |
| ·本论文的工作 | 第19-21页 |
| 第二章 水环境中人工合成麝香的分析检测 | 第21-29页 |
| ·引言 | 第21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1-22页 |
| ·仪器与试剂 | 第21页 |
| ·超声辅助液液微萃取 | 第21-22页 |
| ·GC/MS 条件 | 第22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2-27页 |
| ·实验条件优化 | 第22-25页 |
| ·回收率及检测限 | 第25页 |
| ·和其他方法的比较 | 第25页 |
| ·太湖水样检测 | 第25-27页 |
| ·污染来源分析 | 第27页 |
| ·小结 | 第27-29页 |
| 第三章 湖底沉积物中人工合成麝香的分析检测 | 第29-37页 |
| ·引言 | 第29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9-31页 |
| ·仪器与试剂 | 第29-30页 |
| ·样品采集 | 第30页 |
| ·前处理 | 第30页 |
| ·色谱分析条件 | 第30-3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6页 |
| ·前处理条件优化 | 第31-33页 |
| ·和其他方法的比较 | 第33-34页 |
| ·空白实验,回收率,检测限及线性范围 | 第34页 |
| ·太湖湖底沉积物样品检测 | 第34-36页 |
| ·总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四章 水产品中人工合成麝香的分析检测 | 第37-43页 |
| ·引言 | 第37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7-38页 |
| ·仪器与试剂 | 第37页 |
| ·样品前处理 | 第37-38页 |
| ·GC/MS 条件 | 第3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2页 |
| ·萃取条件优化 | 第38-40页 |
| ·检测限和加标回收率 | 第40-41页 |
| ·太湖水产品样品测定 | 第41-42页 |
| 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第五章 敏化光降解水溶液中的人工合成麝香 | 第43-50页 |
| ·引言 | 第43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3-44页 |
| ·仪器与试剂 | 第43-44页 |
| ·光降解实验 | 第44页 |
| ·萃取过程 | 第44页 |
| ·GC/MS 分析 | 第44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4-48页 |
| ·空白实验 | 第44-45页 |
| ·萃取方法 | 第45页 |
| ·光降解条件优化 | 第45-47页 |
| ·人工合成麝香的光降解动力学 | 第47-48页 |
| ·天然水中人工合成麝香的光降解 | 第48页 |
| ·结论 | 第48-50页 |
| 总结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62页 |
| 附录: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