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0-11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11-23页 |
| 前言 | 第23-25页 |
| 临床资料 | 第25-27页 |
| 1 一般资料 | 第25页 |
| 2 试验设计 | 第25页 |
| 3 观测指标 | 第25-26页 |
| 4 统计学处理 | 第26-27页 |
| 诊疗标准 | 第27-31页 |
| 1 诊断标准辨证标准 | 第27-29页 |
| 2 病例选择标准 | 第29页 |
| 3 疗效判定标准 | 第29-31页 |
| 结果 | 第31-37页 |
| 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| 第31页 |
| 2 疗效性评估 | 第31-36页 |
| ·总疗效 | 第31-32页 |
| ·月经量的改善 | 第32页 |
| ·中医证候积分的评估 | 第32-33页 |
| ·治疗前后性激素FSH、LH、E2、P、PRL的比较 | 第33-34页 |
| ·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变 | 第34页 |
| ·治疗后子宫内膜血供的改善 | 第34-35页 |
| ·子宫动脉PI、RI的评估 | 第35-36页 |
| 3 结果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讨论 | 第37-39页 |
| 1 中药治疗月经过少的优势 | 第37页 |
| 2 自拟滋血增膜汤方解 | 第37页 |
| 3 中药治疗月经过少中医理论及机制初探 | 第37-38页 |
| 4 无效病例分析 | 第38页 |
| 5 本课题不足之处 | 第38-3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| 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