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质学论文--历史地质学、地层学论文--古气候学论文

冀西北间山盆地和太行山冀西山地晚更新世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目录第8-11页
1 引言第11-21页
   ·晚更新世气候环境演变研究的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·孢粉重建古环境和古气候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·孢粉学应用于环境考古学的理论基础第13页
     ·第四纪孢粉学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·炭屑恢复古环境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炭屑恢复古环境的理论基础第16页
     ·炭屑恢复古环境考的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·晚更新世气候环境演变特征研究现状和进展第18-20页
   ·选题依据第20页
   ·课题来源第20-21页
2 研究区域概况第21-27页
   ·太行山冀西北间山盆地泥河湾盆地自然地理概况第21-25页
     ·泥河湾盆地地质、地貌特征第21页
     ·泥河湾盆地气候特征第21页
     ·泥河湾盆地植被特征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泥河湾盆地第四纪研究概况第22-25页
   ·太行山冀西山地—平山水帘洞遗址自然地理概况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平山水帘洞地区地质、地貌特征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平山水帘洞地区气候特征第26页
     ·平山水帘洞地区第四纪研究概况第26-27页
3 剖面样品采集、实验室处理和数据分析方法及过程第27-32页
   ·剖面的采集、岩性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·侯家窑剖面样品的采集、岩性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平山水帘洞剖面样品的采集、岩性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·孢粉、炭屑实验室处理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·孢粉、炭屑鉴定统计方法第30页
     ·孢粉鉴定统计方法第30页
     ·炭屑鉴定统计方法第30页
   ·孢粉和炭屑数据处理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孢粉百分含量的计算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炭屑浓度的计算第31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和图示制作的软件第31-32页
4 侯家窑剖面孢粉组合、炭屑含量变化特征揭示的晚更新世气候和环境变化第32-40页
   ·侯家窑遗址剖面分析结果第32-37页
     ·侯家窑遗址剖面年代第32页
     ·侯家窑遗址剖面孢粉组合特征第32-35页
     ·侯家窑遗址剖面炭屑浓度变化特征第35-37页
   ·侯家窑遗址剖面揭示的气候环境变化第37-40页
     ·孢粉组合揭示的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特征第37-39页
     ·炭屑含量揭示的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特征第39-40页
5 平山水帘洞遗址剖面孢粉组合、炭屑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环境演变的指示意义第40-46页
   ·平山水帘洞遗址剖面分析结果第40-45页
     ·平山水帘洞遗址剖面测年结果第40页
     ·平山水帘洞遗址剖面孢粉组合特征第40-43页
     ·水帘洞遗址剖面炭屑浓度变化特征第43-45页
   ·水帘洞剖面揭示的环境气候变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孢粉组合揭示的环境变化特征第45页
     ·水帘洞炭屑浓度所揭示的古人类活动第45-46页
6 讨论第46-50页
   ·关于侯家窑遗址的地层及年代归属问题第46-47页
   ·侯家窑文化时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与古环境、古气候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·关于侯家窑遗址古人类生活时的环境与气候第48页
   ·平山水帘洞古人类居住时期环境和气候的讨论第48-49页
   ·侯家窑与水帘洞遗址剖面孢粉分析结果对比第49-50页
7 结论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62页
附录第62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GIS的深州市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与布局优化研究
下一篇:河北省临城白云洞地质遗迹成因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