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安县丰林村村庄合并研究
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1 引言 | 第12-18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12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| 第13-16页 |
·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7-18页 |
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·村庄的概念、特征与分类 | 第18-19页 |
·村庄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| 第18页 |
·村庄的分类 | 第18-19页 |
·村庄合并的内涵及其方式 | 第19-20页 |
·村庄合并的内涵 | 第19-20页 |
·村庄合并方式 | 第20页 |
·村庄合并的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·科学发展观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中心地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规模经济理论 | 第23-24页 |
3 依安县丰林村村庄合并动因与做法 | 第24-30页 |
·依安县丰林村基本概况 | 第24页 |
·依安县丰林村村庄合并的动因与机遇 | 第24-26页 |
·整合村屯资源与发展生产的需要 | 第24-25页 |
·改善基础设施与生活环境的需要 | 第25-26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的推动 | 第26页 |
·依安县丰林村村庄合并的主要做法 | 第26-30页 |
·做好宣传工作形成合并共识 | 第26-27页 |
·多方筹措社会力量资金 | 第27页 |
·创新经营方式解决上楼后生产不便问题 | 第27-28页 |
·推动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| 第28-29页 |
·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与社区服务机制 | 第29-30页 |
4 依安县丰林村村庄合并特点、成效和启示 | 第30-38页 |
·丰林村村庄合并的特点 | 第30-31页 |
·依安县丰林村村庄合并取得的成效 | 第31-35页 |
·资源的集约利用改善了村容村貌 | 第31页 |
·经营方式的创新促进了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 | 第31-34页 |
·社区服务的完善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| 第34页 |
·循环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 | 第34-35页 |
·依安县丰林村村庄合并的启示 | 第35-38页 |
·村庄合并要注重村干部的领导作用 | 第35页 |
·村庄合并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| 第35-36页 |
·村庄合并建设要重视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 | 第36页 |
·村庄合并要充分利用清洁能源 | 第36-38页 |
5 依安县丰林村村庄合并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38-43页 |
·产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| 第38-39页 |
·建设覆盖面过于广泛 | 第39-41页 |
·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 | 第41-42页 |
·社区公共服务有待完善 | 第42-43页 |
·社区服务功能不全面 | 第42页 |
·村民参与公共事物意识不高 | 第42-43页 |
6 进一步推进依安县丰林村村庄合并建设的对策建议 | 第43-47页 |
·发展各项产业为村庄合并奠定经济基础 | 第43-44页 |
·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| 第43页 |
·结合生态村建设发展本地优势特色产业 | 第43-44页 |
·加大循环经济发展力度 | 第44页 |
·完善劳动力转移机制 | 第44-45页 |
·进一步争取外部力量的参与 | 第45页 |
·完善社区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| 第45-46页 |
·加强社区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| 第45页 |
·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方面的作用 | 第45-46页 |
·完善村民参与机制与提高村民参与意识 | 第46页 |
·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 | 第46-47页 |
7 结论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