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2页 |
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2 种子休眠类型 | 第13-14页 |
·外部(源)休眠 | 第13页 |
·内部(源)休眠 | 第13-14页 |
·综合休眠(形态-生理休眠) | 第14页 |
3 种子休眠的机理 | 第14-17页 |
·内源激素调控-三因子学说 | 第15-16页 |
·呼吸途径论(磷酸戊糖途径) | 第16页 |
·光敏素的调控 | 第16页 |
·膜相变化论 | 第16页 |
·种皮的阻碍作用和透性的变化 | 第16-17页 |
4 种子休眠的破除和延长方式 | 第17-20页 |
·物理机械处理法 | 第17-18页 |
·化学物质处理法 | 第18页 |
·激素处理法 | 第18-19页 |
·破除休眠种子的具体处理和操作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破除生理休眠预先冷冻 | 第19页 |
·硝酸处理水稻休眠 | 第19页 |
·硝酸钾处理处理可适用于禾谷类、茄科等许多种子 | 第19页 |
·赤霉酸(GA_3)处理适用于燕麦、大麦、黑麦和小麦种子 | 第19页 |
·双氧水处理适用小麦、大麦和水稻休眠种子 | 第19页 |
·低温层积低温层积是对强迫休眠和生理休眠的种子都适用 | 第19页 |
·加热干燥要求 | 第19-20页 |
·延长种子休眠期 | 第20页 |
·选种在成熟期多雨或贮藏期容易发芽的前提下 | 第20页 |
·施用药剂田间施用药剂是调控休眠的一项可行措施 | 第20页 |
5 合理贮藏 | 第20-22页 |
·建立烟草种子贮藏库 | 第21页 |
·低温冷冻法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烟草种子萌发与休眠的研究 | 第22-3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2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22-23页 |
·烟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| 第22页 |
·烟草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·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| 第23页 |
·种子萌发的测定 | 第23页 |
·蛋白酶活性的测定:采用甲醛滴定法 | 第23页 |
·可溶性蛋白质的测定:采用考马斯亮兰法 | 第23页 |
·淀粉酶活性的测定:采用3,5-二硝基水扬酸还原法 | 第23页 |
·可溶性总糖的测定:采用用蒽酮法 | 第23页 |
·呼吸强度的测定:采用小兰子法 | 第23页 |
·GA和ABA含量的测定: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440型紫外检测器 | 第23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23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33页 |
·不同品种烟草种子萌发特性的比较 | 第23-25页 |
·不同品种烟草种子活力的比较 | 第23-24页 |
·不同品种烟草种子萌发动态分析 | 第24页 |
·不同品种烟草种子幼苗生长的比较 | 第24-25页 |
·不同品种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| 第25-29页 |
·不同品种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| 第25-26页 |
·不同品种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 | 第26-27页 |
·不同品种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| 第27页 |
·不同品种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 | 第27-29页 |
·不同品种烟草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 | 第29-33页 |
·采收后不同时间烟草种子休眠期的比较 | 第29-30页 |
·采收后不同时间烟草种子呼吸强度的比较 | 第30-31页 |
·采收后不同时间烟草种子GA含量的变化 | 第31-32页 |
·采收后不同时间烟草种子ABA含量的变化 | 第32-33页 |
3 结论与讨论 | 第33-36页 |
·不同品种烟草种子萌发特性的比较 | 第33页 |
·不同品种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| 第33-34页 |
·不同品种烟草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不同处理对烟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| 第36-4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| 第37页 |
·种子萌发的测定:同第二章 | 第37页 |
·过氧化物酶的测定 | 第37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不同年份烟草种子萌发测定 | 第37-38页 |
·发芽势 | 第37页 |
·发芽率 | 第37页 |
·发芽指数 | 第37-38页 |
·活力指数 | 第38页 |
·不同年份烟草种子幼苗生长的比较 | 第38页 |
·GA_3处理对不同年份采收的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·发芽势 | 第38-39页 |
·发芽率 | 第39页 |
·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 | 第39页 |
·GA_3处理对不同年份采收的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GA_3处理对不同年份采收的种子内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6-BA处理对不同年份采收的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41-44页 |
·发芽势 | 第41页 |
·发芽率 | 第41-42页 |
·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 | 第42页 |
·6-BA处理对不同年份采收的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6-BA处理对不同年份采收的种子内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44-46页 |
·不同年份烟草种子萌发特性的比较 | 第44页 |
·GA_3处理对烟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6-BA处理对烟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| 第46-48页 |
1 全文总结 | 第46-47页 |
2 后续研究设想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