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中、老年论文

“网络化治理”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--以W市为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绪论第8-14页
   ·选题背景第8-9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页
   ·本文创新点与不足第12页
   ·本文基本框架第12-14页
1 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第14-21页
   ·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公共服务第14页
     ·居家养老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第15页
     ·网络化治理第15-16页
   ·斯蒂芬戈德斯密斯的“网络化治理”理论第16-18页
     ·“网络设计”第16-17页
     ·“连接的纽带”第17页
     ·“治理型公共雇员”第17-18页
     ·“网络的责任框架”第18页
   ·网络化治理理论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借鉴意义第18-21页
     ·借鉴“网络设计”,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新网络第19页
     ·借鉴“连接的纽带”,促成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运行网络化第19页
     ·借鉴“治理型公共雇员”,克服居家养老模式管理能力不足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借鉴“网络的责任框架”,填补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监督缺位第20-21页
2 W 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1-30页
   ·W 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情况第21-24页
   ·W 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第24-27页
     ·购买行为“内部化”,社会组织缺乏话语权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沟通成本巨大,运行过程“孤岛”现象明显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政府内部阻力隐现,具体执行被打折扣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责任认定困难,推诿扯皮现象突出第27页
   ·W 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7-30页
     ·网络框架设计的不完善导致网络集成不足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网络运行机制的不科学导致主体协同困难第28页
     ·治理型公共雇员的缺乏导致政府能力不足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网络责任机制的不健全导致评价和监督缺位第29-30页
3 完善 W 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研究第30-40页
   ·重构网络,搭建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模式新框架第30-32页
     ·设定期望,明确居家养老使命第30-31页
     ·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第31页
     ·确定合适网络结构,定位政府集成商角色第31-32页
   ·集成网络关系,激活公共服务购买的网络化运行第32-35页
     ·顺畅沟通渠道第33页
     ·协调主体活动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建立深度纽带关系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处理与合作伙伴的文化差异第35页
   ·适应网络环境变迁,培养治理型公共雇员第35-37页
     ·重新定义工作岗位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改革人事制度,培养治理型公共雇员第36-37页
   ·突破责任困境,构建无缝隙责任框架第37-40页
     ·调整价值观念,建立信任关系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建立激励和风险共担机制第38页
     ·建立绩效测量与监控机制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寻求管理变更第39-40页
结束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4页
致谢第44-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奥巴马政府“巧实力”战略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
下一篇:美国联邦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