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妇产科论文--现代医学妇产科疾病论文

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肾阴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

中文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6页
附表第6-7页
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7-8页
引言第8-9页
临床研究第9-21页
 1 目的第9页
 2 方法第9-14页
   ·病例及一般资料第9页
   ·诊断标准第9-10页
   ·纳入标准第10页
   ·排除标准第10页
   ·病例剔除标准第10-11页
   ·脱落病例标准第11页
   ·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第11-12页
   ·观察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·疗效评定标准第14页
   ·统计方法第14页
 3 结果第14-21页
   ·临床疗效分析第14-15页
   ·治疗前后的改良Kupermann评分总积分比较第15-16页
   ·治疗前后的改良Kupermann评分各症状积分比较第16页
   ·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第16-17页
   ·中医各临床症状疗效分析第17页
   ·治疗前后中医临床主症积分比较第17-18页
   ·治疗前后中医临床各次症积分比较第18-19页
   ·病程与疗效的关系第19页
   ·病情与疗效的关系第19页
   ·治疗前后患者病情程度改善情况第19-21页
讨论第21-28页
 1 病机:肾阴虚肝郁第21-22页
 2 方药第22-26页
   ·本方中各主要单味药的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第22-25页
   ·“滋水清肝饮”全方现代药理作用推测第25-26页
 3 结论第26页
 4 问题与展望第26-28页
   ·存在问题第26-27页
   ·展望第27-28页
参考文献第28-31页
综述第31-50页
 1 中医药研究进展第31-41页
   ·病因病机第31-32页
   ·中医药治疗第32-41页
 2 西医研究进展第41-49页
   ·病名第41页
   ·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第41页
   ·绝经年龄第41-42页
   ·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第42-43页
   ·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学改变第43-45页
   ·临床表现第45页
   ·预防和治疗第45-49页
 3 小结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附录一第56-60页
附录二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滋水清肝饮合五子二仙汤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
下一篇:中药联合耳穴对慢性荨麻疹(血虚风燥型)的治疗作用及免疫机制的初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