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3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3-24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21页
     ·急缺矿产界定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急缺矿产储备规模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时机选择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释放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现有研究的不足第21页
   ·研究方法与思路第21-24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2-24页
第二章 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相关分析第24-47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资源第24-32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资源的界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有色矿产资源急缺性评价第25-27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资源品种的确定第27-31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资源品种的转换第31-32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资源供应中断的判断第32-34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资源供应中断的定性判断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供应中断的定量判断第33-34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内在机理与基本原则第34-39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内在机理第34-37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基本原则第37-39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主要方式第39-42页
     ·矿产地战略储备第40页
     ·矿产品战略储备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方式选择第41-42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资源储备的作用第42-45页
     ·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,维护国家安全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调节市场供求、抑制价格操纵第43-44页
     ·降低进口成本,抗击金融风险第44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三章 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规模设计和启动时机选择第47-68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设计目标与原则第47-49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设计目标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设计原则第48-49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9-56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的需求状况第49-51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的供应状况第51-53页
     ·政府支付能力第53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供应中断的成本因素第53-55页
     ·其它影响因素第55-56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规模第56-58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供求差波动系数第56-57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规模模型第57-58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启动时机选择第58-67页
     ·发达国家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建立过程第58-60页
     ·我国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时机选择应遵循的相对准则第60-62页
     ·我国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时机选择模型第62-66页
     ·我国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时机选择算例第66-6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四章 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释放第68-85页
   ·国外急缺矿产战略储备释放的做法和经验第68-75页
     ·美国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释放的做法第68-70页
     ·日本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释放的做法第70-73页
     ·国外急缺矿产战略储备释放的启示第73-75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释放的决策过程和方法第75-77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释放的决策过程第75-76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释放的决策方法第76-77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价值评价第77-79页
     ·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第77-78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价值评价模型第78-79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价值的一般解第79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释放策略第79-83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释放与封存第79-82页
     ·参数σ、λ等对P_H和P_L的影响第82-83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释放实例第83-8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4-85页
第五章 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体系的运行管理第85-111页
   ·我国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体系应急组织构架设计第85-95页
     ·组织构架原则第85-88页
     ·组织设计思路第88-90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体系的组织构架第90-95页
   ·我国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体系治理模式选择第95-98页
     ·股东至上单边治理模式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第95-96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体系治理模式选择第96-98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体系治理机制设计第98-104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体系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关系第98-99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体系利益相关者合作博弈模型第99-101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体系利益相关者博弈案例第101-104页
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体系利益分配机制第104-109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体系利益共享的动因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体系利益共享的合作博弈模型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·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体系合作博弈案例第107-10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9-111页
第六章 实证研究——我国铜矿资源的储备与释放第111-125页
   ·全球铜矿资源供需状况分析第111-114页
   ·我国铜矿资源供需状况分析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·我国铜矿资源的供应状况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·我国铜矿资源的需求状况第115页
     ·我国铜矿资源的进口状况第115-116页
   ·我国铜矿资源战略储备规模和启动时机第116-122页
     ·近年来中国铜资源可供量第116页
     ·我国铜资源的趋势消费量与波动指数第116-119页
     ·我国铜资源的战略储备规模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·我国铜资源战略储备建立时机选择第121-122页
   ·我国铜矿资源战略储备的释放第122-1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4-125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展望第125-132页
   ·加强我国有色急缺矿产战略储备与释放的相关政策建议第125-129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129-131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131-132页
参考文献第132-145页
附录第145-151页
致谢第151-152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52页

论文共1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研究
下一篇: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情境双元型创新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