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引言 | 第9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服装肩部的结构设计 | 第10页 |
·西装肩部造型演变分析 | 第10页 |
·服装CAD 技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2页 |
·肩部的立体造型设计与平面结构的转换缺乏准确性 | 第11页 |
·3D-2D 之间转换的自由度有待提高 | 第11页 |
·肩部造型的有效检验需提高重视 | 第11-12页 |
·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5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2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案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3 女西装肩部的设计基础 | 第17-23页 |
·女西装的肩部概述 | 第17-18页 |
·女西装及其肩部的作用 | 第17页 |
·女西装肩部的分类 | 第17-18页 |
·女西装肩部结构分析 | 第18-23页 |
·结构设计与轮廓造型 | 第18-19页 |
·人体结构对女西装肩部造型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·肩部的造型及结构设计 | 第20-23页 |
4 女西装肩部图片及结构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| 第23-26页 |
·女西装肩部造型图片 | 第23-24页 |
·图片采集 | 第23-24页 |
·图片测量 | 第24页 |
·女西装肩部版型图分析及数据采集 | 第24-26页 |
5 女西装肩部外轮廓造型的分类 | 第26-46页 |
·肩部造型外轮廓线条的采集 | 第26-28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自然肩型的划分 | 第30-37页 |
·标准人体数据采集 | 第30-31页 |
·标准人体穿着合身样衣数据采集 | 第31-32页 |
·自然肩型划分范围 | 第32-33页 |
·均值区间估计法 | 第33-35页 |
·照片专家意见采集法 | 第35-37页 |
·肩部外轮廓造型分类及数值分析 | 第37-41页 |
·肩部外轮廓造型分类 | 第37-39页 |
·造型分类中最小、最大数值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松量法描述肩部外轮廓造型 | 第41-43页 |
·2000-2010 年女西装肩部外轮廓造型变化分析 | 第43-46页 |
6 女西装肩部版型图分类 | 第46-52页 |
·版型图肩部数值划分 | 第46-50页 |
·手工样本测量法 | 第46-47页 |
·版型图线条采集 | 第47-48页 |
·版型图不同肩型划分区间 | 第48-50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50页 |
·版型检验 | 第50-52页 |
7 女西装肩型实验 | 第52-59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52页 |
·实验用器材及其他材料 | 第52页 |
·实验主要器材 | 第52页 |
·实验面料 | 第52页 |
·实验用人台 | 第52页 |
·缝制工艺 | 第52页 |
·女西装肩型实验步骤 | 第52-54页 |
·女西装自然肩型的造型及版型分类的验证 | 第54-55页 |
·自然肩型下女西装肩部造型参数与版型结构参数关系分析 | 第55-58页 |
·女西装肩部造型参数与版型结构参数关系检验 | 第58-59页 |
8 结论及展望 | 第59-62页 |
·女西装肩部外轮廓造型分类总结 | 第59-60页 |
·女西装肩部结构变化与其外轮廓造型关系总结 | 第60-61页 |
·展望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附录Ⅰ 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6-67页 |
附录Ⅱ2000-2010 年女西装肩部造型图片及版型采集参数表 | 第67-74页 |
附录Ⅲ 2000-2010 年女西装肩部版型采集参数表 | 第74-77页 |
附录Ⅳ t 分布临界值表 | 第77-78页 |
附录Ⅴ r 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