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中微量高锰酸钾的测定及其氧化双酚A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高锰酸钾氧化除污染技术的发展动态 | 第12-14页 |
| ·化学氧化技术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| ·高锰酸钾氧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| 第13页 |
| ·高锰酸钾氧化机理 | 第13-14页 |
| ·高锰酸钾氧化动力学 | 第14页 |
| ·高锰酸钾的测定方法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氧化还原滴定 | 第14-15页 |
| ·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| 第15页 |
| ·直接分光光度法 | 第15页 |
| ·间接分光光度法 | 第15-16页 |
| ·双酚A概述 | 第16-19页 |
| ·双酚A的物理化学性质 | 第16-17页 |
| ·双酚A的来源和污染状况 | 第17页 |
| ·双酚A的毒理特性 | 第17-18页 |
| ·双酚A降解的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19-21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9-20页 |
| ·课题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| 第2章 研究方案及实验方法 | 第21-30页 |
| ·研究方案 | 第21-23页 |
| ·显色剂的选择 | 第21-22页 |
| ·目标有机污染物的选择 | 第22-23页 |
| ·分析测试方法 | 第23页 |
| ·高锰酸钾的测定方法 | 第23页 |
| ·水样的分析方法 | 第23页 |
| ·ABTS法测定水中微量高锰酸钾 | 第23-25页 |
| ·ABTS法测定水中微量高锰酸钾实验设计 | 第23-24页 |
| ·以天然水为本底ABTS法的测定 | 第24页 |
| ·ABTS~(·+)摩尔吸收系数的确定 | 第24页 |
| ·ABTS法测定KMnO_4氧化苯酚速率常数 | 第24-25页 |
| ·高锰酸钾氧化双酚A的研究 | 第25-27页 |
| ·高锰酸钾氧化双酚A动力学 | 第25-26页 |
| ·氧化产物的毒性检测 | 第26-27页 |
| ·试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7-30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27-28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8-30页 |
| 第3章 ABTS法测定水中微量高锰酸钾 | 第30-42页 |
| ·ABTS测定高锰酸钾的条件优化 | 第30-33页 |
| ·测定波长的确定 | 第30-31页 |
| ·反应时间的确定 | 第31页 |
| ·ABTS投加量的优化 | 第31-32页 |
| ·pH值的优化 | 第32-33页 |
| ·ABTS测定高锰酸钾方法的建立 | 第33-39页 |
| ·ABTS法的标准曲线 | 第33页 |
| ·ABTS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| 第33页 |
| ·ABTS法的检测限 | 第33-35页 |
| ·以天然水为本底ABTS法的测定 | 第35页 |
| ·ABTS~(·+)摩尔吸收系数的确定 | 第35-37页 |
| ·ABTS~(·+) 产生的化学计量关系 | 第37-39页 |
| ·ABTS~(·+)显色稳定性 | 第39页 |
| ·ABTS法测定KM1104氧化苯酚速率常数 | 第39-4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4章 高锰酸钾氧化双酚A的研究 | 第42-57页 |
| ·高锰酸钾氧化双酚A的反应级数 | 第42-51页 |
| ·双酚A初始浓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| ·高锰酸钾初始浓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| ·pH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46-51页 |
| ·以自来水为本底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| 第51-52页 |
| ·反应中锰的种属 | 第52-54页 |
| ·双酚A氧化后的雌激素活性 | 第54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| 结论 | 第57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6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