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药学论文--药物基础科学论文

由廉价单糖合成稀有庚糖和糖苷衍生物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5页
1 绪论第15-42页
   ·糖的生物学意义及糖化学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·稀有庚糖化学合成进展第16-22页
     ·稀有庚糖简介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庚醛糖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庚酮糖第19-21页
     ·庚糖醇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稀有庚糖化学合成展望第22页
   ·Valiolone及Valielone的背景介绍第22-26页
     ·碳环糖的生物学意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碳环糖的构筑策略和Valiolone、Valielone的合成背景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·碳环糖的构筑策略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Valiolone、Valielone的来源与应用第24页
       ·Valiolone的化学合成背景第24-26页
   ·糖苷化反应进展第26-31页
     ·糖苷中糖基的药理作用第26页
     ·糖苷化反应进展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·卤代糖糖基给体(Koenigs—Knorr法)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·糖烯作为糖基给体第28页
       ·三氯乙酰亚胺酸酯作为糖基给体(Schmidt法)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硫苷作为糖基给体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·炔丙基糖苷作为糖基给体第30-31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1-32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2-33页
 参考文献第33-42页
2 钼酸催化碳链重排简便合成D-葡萄庚酮糖第42-53页
   ·引言第42-44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44-46页
     ·仪器和试剂第45页
     ·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2,3:5,6-二-O-异丙叉-D-甘露呋喃糖(2)的制备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2,3:5,6-二-O-异丙叉-2-C-羟甲基-D-甘露呋喃糖(3)的制备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2-C-羟甲基-D-甘露糖(4a)及全乙酰化2-C-羟甲基-D-甘露糖(4b)的制备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D-葡萄庚酮糖(5a)及全乙酰化D-葡萄庚酮糖(5b)的制备第46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6-50页
     ·化合物2的制备——碘催化异丙叉保护羟基的优点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制备化合物3的工艺优化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催化剂种类和用量的影响第47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8页
       ·萃取次数的影响第48页
     ·化合物5a和5b的合成与表征第48-49页
     ·钼酸催化碳链重排的反应机理第49-5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0-51页
 参考文献第51-53页
3 KMnO4/HOAc体系选择性氧化糖烯合成D-甘露庚酮糖第53-73页
   ·引言第53-55页
     ·甘露庚酮糖简介及合成路线设计第53-54页
     ·烯键选择性氧化α-羟基酮简介第54-55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55-60页
     ·仪器和试剂第55页
     ·2,3,4,5,6-五-O-苄基-D-甘露糖(7)的制备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·1,1-二乙硫基-D-甘露糖缩醛(10)的制备第56页
       ·2,3,4,5,6-五-O-苄基-1,1-二乙硫基-D-甘露糖缩醛(11)的制备第56页
       ·路线一中2,3,4,5,6-五-O-苄基-D-甘露糖(7)的制备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·1-O-三苯甲基-D-甘露醇(13)的制备第57页
       ·2,3,4,5,6-五-O-苄基-1-O-三苯甲基-D-甘露醇(14)的制备第57页
       ·2,3,4,5,6-五-O-苄基-D-甘露醇(15)的制备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·路线二中2,3,4,5,6-五-O-苄基-D-甘露糖(7)的制备第58页
     ·目标产物D-甘露庚酮糖(6)的制备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·3,4,5,6,7-五-O-苄基-D-甘露庚糖烯(8)的制备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·2-羟基环氧乙烷-3,4,5,6,7-五-O-苄基-D-甘露庚糖醇(9)的制备第59页
       ·3,4,5,6,7-五-O-苄基-D-甘露庚酮糖(9’)的制备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·D-甘露庚酮糖(6)的制备第60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0-69页
     ·制备原料7使用的"甘露糖三步法"和"甘露醇四步法"的方法学分析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·甘露糖三步法的实施情况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·甘露醇四步法的实施情况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·甘露糖三步法和甘露醇四步法对比第64页
     ·关于中间体8、9的合成与表征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·化合物8的表征分析与形成机理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·化合物9的结构确定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·化合物9的制备与机理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·目标化合物6的制备和纯度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9-70页
 参考文献第70-73页
4 碘甲基化法制备庚酮糖以及几种甘露庚酮糖衍生物的合成第73-86页
   ·引言第73-76页
     ·碘甲基化法简介及合成庚酮糖的路线第73-75页
     ·几种甘露庚酮糖衍生物的合成第75-76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76-80页
     ·仪器和试剂第76页
     ·路线一中的化合物制备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·2,3;5,6-二-O-异丙叉-D-甘露糖酸-1,4-内酯(16)的制备第77页
       ·1-脱氧-3,4;6,7-二-O-异丙叉-1-碘-D-甘露庚酮糖(17)的制备第77页
       ·3,4;6,7-二-O-异丙叉-D-甘露庚酮糖(18)的制备第77页
       ·D-甘露庚酮糖(6)的制备第77-78页
     ·路线二中的化合物制备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·2,3,4,6-四-O-苄基已糖糖酸内酯的制备通法(20a:2,3,4,6-四-O-苄基-D-葡萄糖酸-1,5-内酯、20b:2,3,4,6-四-O-苄基-D-甘露糖酸-1,5-内酯、20c:■2,3,4,6-四-O-苄基-D-半乳糖酸-1,5-内酯)第78页
       ·3,4,5,7-四-O-苄基-D-庚酮糖的制备通法(21a:3,4,5,7-四-O-苄基-D-葡萄庚酮糖、21b:3,4,5,7--四-O-苄基-D-甘露庚酮糖、21c:3,4,5,7-四-O-苄基-D-半乳庚酮糖)第78-79页
     ·1,3,4,5,7-五-O-乙酰基-D-甘露庚酮糖(22)和1,2,3,4,5,7-六-O-乙酰基-D-甘露庚酮糖(23)的制备第79-80页
     ·D-甘露庚糖醇的制备第80页
       ·3,4;6,7-二-O-异丙叉-D-甘露庚糖醇(24)的制备第80页
       ·D-甘露庚糖醇(25)及全乙酰化-D-甘露庚糖醇(26)的制备第80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80-83页
     ·DMSO/Ac_2O体系氧化机理第80-81页
     ·碘甲基化反应注意事项第81-82页
     ·底物选取苄醚保护的应用价值第82页
     ·合成五-O-乙酰基和六-O-乙酰基-D-甘露庚酮糖的目的第82-8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3-84页
 参考文献第84-86页
5 几个碳环庚酮糖衍生物的合成第86-94页
   ·引言第86-87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87-90页
     ·仪器和试剂第87页
     ·化合物的合成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·2,3,4,6-四-O-苄基-5’,5’-二甲基螺[1,5-脱水-D-葡萄糖醇-1,2’-[1,3]二氧六环](32)的制备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·3,4,5,7-四-O-苄基-1-脱氧-2-氧-(3-羟基-2,2-二甲基丙基)-D-葡萄-庚-1-烯醇(33)的制备第88页
       ·2R,3S,4S,5R-5-羟基-2,3,4-三-苄氧基-5-苄氧甲基-环已酮(四-O-苄基-Valiolone 27)的制备第88页
       ·4S,5S,6R-4,5,6-三-苄氧基-3-苄氧甲基-环已-2-烯酮(四-O-苄基-Valielone 28)的制备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·2R,3S,4S,5R-2,3,4-三-苄氧基-5-苄氧甲基-环已酮(四-O-苄基-Validone 29)的制备第89页
       ·2S,3S,4S,5R-5-羟基-2,3,4-三-苄氧基-5-苄氧甲基-环已酮(甘露糖骨架的Valiolone苄基化衍生物30)的制备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·4S,5S,6S-4,5,6-三-苄氧基-3-苄氧甲基-环已-2-烯酮(甘露糖骨架的Valielone苄基化衍生物31)的制备第90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90-92页
     ·Lewis酸催化制备四-O-苄基-Valiolone(27)的工艺优化第90-91页
     ·POCl_3/py体系脱水反应的机理第91页
     ·Pd/C催化转移氢化的特点第91-9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2-93页
 参考文献第93-94页
6 丹皮酚的新法制备及其糖苷化衍生物的合成第94-102页
   ·引言第94-96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96-99页
     ·仪器和试剂第96页
     ·化合物的制备第96-99页
       ·丹皮酚(36)的一步法制备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·α-溴代-2,3,4,6-四-O-乙酰基葡萄糖(41a)和α-溴代-2,3,4,6-四-O-乙酰基半乳糖(41b)的制备第97页
       ·3’-羟基-4’-乙酰基苯基-2,3,4,6-四-O-乙酰基-β-D-葡萄吡喃糖苷(42a)和3’-羟基-4’-乙酰基苯基-2,3,4,6-四-O-乙酰基-β-D-半乳吡喃糖苷(42b)的制备第97页
       ·2’-乙酰基-5’-甲氧基苯基-2,3,4,6-四-O-乙酰基-β-D-葡萄吡喃糖苷(42c)以及2’-乙酰基-5’-甲氧基苯基-2,3,4,6-四-O-乙酰基-β-D-半乳吡喃糖苷(42d)的制备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·3’-羟基-4’-乙酰基苯基-β-D-葡萄吡喃糖苷(43a)、3’-羟基-4’-乙酰基苯基-β-D-半乳吡喃糖苷(43b)、2’-乙酰基-5’-甲氧基苯基-β-D-葡萄吡喃糖苷(43c)、2’-乙酰基-5’-甲氧基苯基-β-D-半乳吡喃糖苷(43d)的制备:第98-9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Fries重排制备丹皮酚的机理第99页
     ·糖苷化反应结果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·立体选择性第99页
       ·电子效应及空间效应的影响第99-10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0-101页
 参考文献第101-102页
7 新型1’-碘代炔丙基糖苷类化合物的合成第102-113页
   ·引言第102-103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103-106页
     ·仪器和试剂第103页
     ·化合物的制备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  ·D-葡萄糖炔丙苷(45a)、D-半乳糖炔丙苷(45b)、D-甘露糖炔丙苷(45c)、D-核糖炔丙苷(45d)、D-脱氧核糖炔丙苷(45e)、D-阿拉伯糖炔丙苷(45f)、D-木糖炔丙苷(45g)的制备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·D-葡萄糖(1’-碘代)炔丙苷(46a)、D-半乳糖(1’-碘代)炔丙苷(46b)、D-甘露糖(1’-碘代)炔丙苷(46c)、D-核糖(1’-碘代)炔丙苷(46d)、D-脱氧核糖(1’-碘代)炔丙苷(46e)、D-阿拉伯糖(1’-碘代)炔丙苷(46f)、D-木糖(1’-碘代)炔丙苷(46g)的制备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46a-d抗菌活性测定实验第105-106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06-110页
     ·炔丙基糖苷化反应的特点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·炔氢碘代情况及~1HNMR分析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·碘代炔丙苷的生物活性评价第109-11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0-111页
 参考文献第111-113页
8 结论第113-117页
   ·结论第113-115页
   ·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15-116页
   ·本论文的局限性和后续工作建议第116-117页
附录1 本文合成的新化合物一览表第117-120页
附录2 本文使用的化合物名称缩写一览表第120-122页
附录3 部分化合物结构表征附图第122-154页
致谢第154-155页
博士期间研究成果第155页

论文共1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粒子滤波最优估计的非线性时间序列研究
下一篇:交通图像序列的分割与目标跟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