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

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河岸植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目录第8-12页
1.绪论第12-28页
   ·研究的背景、目的、意义第12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与目的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·荒漠区河岸植被研究进展第17-26页
     ·河岸植被带变化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·河岸带的定义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·河岸带研究的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河岸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功能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河岸植被带退化原因与恢复的研究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·河岸植被带退化原因的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·河岸植被恢复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河岸植被变化与荒漠化响应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石羊河流域植被变化与荒漠化研究第24-26页
   ·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发展趋势第26-28页
     ·河岸带研究的问题第26页
     ·河岸带研究的趋势第26-27页
     ·石羊河流域河岸植被与荒漠化研究的展望第27-28页
2.研究区概况第28-35页
   ·研究区自然概况第28-33页
     ·地理位置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地质、地貌第29页
     ·气候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土壤第31页
     ·植被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水文第32-33页
   ·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第33-35页
3.研究内容与方法第35-45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35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35-43页
     ·植被调查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·样地设置及选择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·植物群落特征的调查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·群落多样性特征的调查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群落生物量及生长状况第39页
     ·土壤调查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·样地设置及取样第39页
       ·土壤剖面调查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·土壤物理性质测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·土壤化学性质测定第41页
     ·水文调查第41页
     ·遥感监测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 ·气象资料收集第43页
     ·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第43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43-45页
4.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河岸植被特征及其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第45-63页
   ·前言第45-46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46-60页
     ·河岸植被的物种丰富度及其空间特征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·河岸植被的物种组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·沿河纵向带植物种的丰富度变化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·物种丰富度与河岸距离的关系第49-50页
     ·河岸植物叶片类型与水文和土壤的关系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·沿河纵向带植物叶片类型的变化第52页
       ·植物叶片类型与河岸间距的关系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·植物叶片类型的重要值第53-55页
     ·河岸灌木与草本的重要值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·沿河纵向带植物的重要值变化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·灌木和草本植物重要值与河岸间距的关系第56页
     ·河岸植被的优势种特征第56页
     ·主要河岸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差异性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·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分布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·植物群落类型与河岸间距的关系第59页
     ·河岸植被的多样性变化第59-60页
   ·小结第60-63页
5.基于遥感的不同时期石羊河中下游河岸植被覆盖度变化第63-70页
   ·前言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植被覆盖度的遥感反演第63-64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和数据处理第64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64-68页
     ·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第65-66页
     ·不同河段植被盖度变化第66-68页
   ·小结第68-70页
6.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水文时空变化与河岸植被的响应第70-98页
   ·前言第70-71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71-93页
     ·石羊河流域的降水格局对植被的影响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·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·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第72页
       ·降水量的年内分配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·石羊河流域下游的降水格局与河岸植被的响应第73-74页
     ·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地表水文变化与河岸植被的响应第74-85页
       ·地表水文的变化第74-82页
       ·流水地貌特征及其对河岸植被的影响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·河岸植被对区域地表水文变化的响应第84-85页
     ·石羊河中下游地下水动态与河岸植被的空间变化第85-93页
       ·近50年来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·红水河流域地下水位时空变化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·石羊河的丰水河段地下水位时空变化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·红崖山以下干涸河段地下水位时空变化第89页
       ·地下水位与河床距离的关系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·红崖山以下区域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化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·石羊河中下游区域地下水位时空变化与河岸植被的响应第92-93页
   ·小结第93-98页
7.石羊河中下游不同河段河岸土壤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第98-110页
   ·前言第9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98-108页
     ·不同河段土壤性质的变化第98-104页
       ·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·土壤容重的变化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·土壤pH的变化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·土壤养分的变化第100-104页
       ·土壤水溶性盐分组成的变化第104页
     ·土壤性质变化与河床间距的关系第104-107页
       ·土壤含水量与河床间距的变化第104页
       ·土壤容重的变化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·土壤pH的变化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  ·土壤养分与河床间距的变化第107页
       ·土壤水溶性盐分组成与河床间距的变化第107页
     ·土壤性质变化与河岸植被的关系第107-108页
   ·小结第108-110页
8.石羊河中下游的退化河岸植被恢复与区域荒漠化防治第110-130页
   ·前言第110-111页
   ·石羊河中下游河岸植被的生态功能及其影响因子第111-114页
     ·河岸植被的生态功能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·河岸植被生态功能表现与环境因子的作用第113-114页
   ·石羊河中下游河岸植被类型区划分第114-119页
     ·河岸植被类型区划分的依据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·河岸植被类型区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115-119页
   ·退化河岸植被修复与区域荒漠化防治第119-128页
     ·河岸植被的退化与修复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  ·河岸植被的退化第119页
       ·退化植被的修复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·河岸植被的保育与区域荒漠化防治第122-128页
       ·石羊河中下游的河流变迁与区域荒漠化第122-125页
       ·河岸植被保育与区域荒漠化防治第125-128页
   ·小结第128-130页
9.结论与讨论第130-135页
参考文献第135-142页
个人简介第142-143页
导师简介第143-144页
在读期间成果目录清单(2070一201)0第144-145页
致谢第145页

论文共1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河南省农户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及成因分析--基于河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
下一篇:蒙古族人地和谐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