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5页 |
·论文研究的背景依托 | 第11-14页 |
·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| 第11页 |
·西部地区资源产业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| 第11-12页 |
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2页 |
·西部资源接替区产业基地布局规划 | 第12-14页 |
·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| 第14页 |
·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14-17页 |
·促进西部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的优化 | 第14-15页 |
·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 | 第15-16页 |
·确保国家资源战略安全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7-23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7-19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9-22页 |
·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| 第22-23页 |
·论文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| 第23-24页 |
·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投资环境研究的基本理论 | 第25-43页 |
·投资与投资环境 | 第25-34页 |
·投资与投资环境的概念 | 第25页 |
·投资环境的构成要素 | 第25-29页 |
·投资环境的分类 | 第29-32页 |
·投资环境的基本特征 | 第32-34页 |
·投资环境理论基础 | 第34-38页 |
·区位经济理论 | 第34-35页 |
·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| 第35-36页 |
·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| 第36-38页 |
·投资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 | 第38-42页 |
·投资环境定性评价法 | 第38-39页 |
·投资环境定量评价法 | 第39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3章 西部资源接替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| 第43-67页 |
·西部资源接替区的界定 | 第43-45页 |
·西部的界定 | 第43-44页 |
·资源接替区的概念与特点 | 第44页 |
·西部资源接替选区的确定 | 第44-45页 |
·西部资源接替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| 第45-63页 |
·阿勒泰地区有色金属铁资源接替区基本情况 | 第45-47页 |
·新疆罗布泊资源接替区基本情况 | 第47页 |
·新疆阿尔金资源接替区基本情况 | 第47页 |
·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南段有色金属资源接替区基本情况 | 第47-51页 |
·新疆鄯善-哈密资源接替区基本情况 | 第51-52页 |
·甘肃北祁连山西段资源接替区基本情况 | 第52-53页 |
·青海南部资源接替区基本情况 | 第53-55页 |
·藏东江达玉龙资源接替区基本情况 | 第55-56页 |
·西藏谢通门-尼木有色金属资源接替区基本情况 | 第56-58页 |
·西藏林周-墨竹工卡有色金属资源接替区基本情况 | 第58-59页 |
·四川白玉-巴塘有色金属资源接替区基本情况 | 第59-60页 |
·滇西北有色金属资源接替区基本情况 | 第60-63页 |
·西部资源接替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| 第63-66页 |
·矿产资源丰富 | 第63页 |
·水能资源与农林资源丰富 | 第63-64页 |
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| 第64-65页 |
·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| 第65页 |
·生态环境脆弱 | 第65页 |
·区位优势明显 | 第65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4章 西部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评价体系设计 | 第67-73页 |
·投资环境评价体系指标设计原则 | 第67-69页 |
·体现资源产业发展的特征原则 | 第67页 |
·系统性和完备性原则 | 第67-68页 |
·简明性和不可重叠性原则 | 第68页 |
·客观性和发展性原则 | 第68-69页 |
·西部矿产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| 第69-70页 |
·主要指标解释 | 第70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5章 西部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| 第73-110页 |
·数据样本收集与整理 | 第73-74页 |
·评价方法选择 | 第74-85页 |
·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——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投资环境评价 | 第75-79页 |
·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——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环境评价 | 第79-85页 |
·评价结果分析 | 第85-90页 |
·两种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| 第85-86页 |
·西部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内部差异性分析 | 第86-90页 |
·投资环境聚类分析 | 第90-102页 |
·综合实力型投资环境区主要特征与优化 | 第92-94页 |
·资源优势型投资环境主要特征与优化对策 | 第94-97页 |
·产业优势型投资环境主要特征与优化对策 | 第97-99页 |
·基础薄弱型投资环境主要特征与优化对策 | 第99-102页 |
·西部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道斯矩阵分析 | 第102-109页 |
·西部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优势分析 | 第102-104页 |
·西部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劣势分析 | 第104-105页 |
·西部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机遇分析 | 第105-106页 |
·西部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威胁分析 | 第106-10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9-110页 |
第6章 改善西部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的对策与措施 | 第110-117页 |
·建立健全资源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与激励机制 | 第110页 |
·建立健全矿业权投资市场 | 第110-111页 |
·推进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 | 第111-113页 |
·发展矿业循环经济 | 第113-114页 |
·加强资源勘查评价 | 第114-115页 |
·优化投资硬环境 | 第115-116页 |
·不断完善和优化市场体系 | 第11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6-117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117-119页 |
·主要成果与认识 | 第117页 |
·问题与建议 | 第117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-1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0-125页 |
附录 | 第1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