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9页 |
·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3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3-25页 |
·研究方法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| 第25-29页 |
2 中国能源效率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:基于协整和VECM的实证检验 | 第29-39页 |
·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| 第30-31页 |
·实证检验与解释 | 第31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3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因素分解研究 | 第39-62页 |
·完全分解模型 | 第39-42页 |
·地区层面能源强度分解 | 第42-47页 |
·产业层面能源强度分解 | 第47-51页 |
·行业层面能源强度分解 | 第51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4 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:基于DEA方法 | 第62-79页 |
·研究方法、变量与数据说明 | 第64-67页 |
·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变化趋势分析 | 第67-70页 |
·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70-74页 |
·能源效率变动趋势:“库兹涅茨曲线”检验 | 第74-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5 能源效率与工业经济转型:基于DEA方法 | 第79-107页 |
·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介绍 | 第79-84页 |
·数据和方法 | 第84-87页 |
·工业能源效率与工业经济转型分析 | 第87-100页 |
·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00-10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5-107页 |
6 能源生产率差异与收敛: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| 第107-122页 |
·文献回顾与收敛研究方法介绍 | 第108-111页 |
·数据和方法 | 第111-112页 |
·各地区能源生产率差异存在Σ收敛吗 | 第112-117页 |
·各地区能源生产率差异存在B收敛吗 | 第117-1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0-122页 |
7 能源消费、能源效率与贸易自由化:一个分析框架及基于中国的经验检验 | 第122-138页 |
·能源供求的一般均衡模型 | 第124-131页 |
·计量模型与实证检验 | 第131-1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6-138页 |
8 结论与展望 | 第138-141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138-140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40-141页 |
致谢 | 第141-1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2-154页 |
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54-155页 |
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| 第1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