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9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| 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4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| ·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分析 | 第15-20页 |
| ·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 | 第15页 |
| ·理想信念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| 第15-18页 |
| ·理想信念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| ·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| 第16-18页 |
| ·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视阈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| 第18-20页 |
| ·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| 第18-19页 |
| ·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| 第19-20页 |
| 第三章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视阈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分析 | 第20-26页 |
| ·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2页 |
| ·大学生理想信念务实化和功利化 | 第20-21页 |
| ·大学生理想信念多元化和脆弱化 | 第21页 |
| ·社会责任感淡化,知行分离 | 第21-22页 |
| ·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2-23页 |
| ·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客观原因 | 第22页 |
| ·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 | 第22-23页 |
| ·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| 第23-26页 |
| ·理想信念教育的对象更复杂 | 第23页 |
| ·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更复杂 | 第23-24页 |
| ·理想信念教育主体未形成合力 | 第24-25页 |
| ·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| 第25页 |
| ·教育者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不一 | 第25-26页 |
| 第四章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视阈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| 第26-37页 |
| ·理想信念教育的继承与借鉴 | 第26-28页 |
| ·继承我国理想信念教育的优良传统 | 第26-27页 |
| ·借鉴国外理想信念教育的有益经验 | 第27-28页 |
| ·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 | 第28-32页 |
| 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| 第28-30页 |
| ·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 | 第30-32页 |
| ·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 | 第32-37页 |
| ·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| 第32页 |
| ·加强社会环境建设 | 第32-33页 |
| ·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| 第33-34页 |
| ·发掘网络载体的教育功能 | 第34-35页 |
| ·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| 第35-36页 |
| ·切合学生实际需要,在教育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| 第36-37页 |
| 结语 | 第37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| 致谢 | 第40-41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