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价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急剧增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| 第9页 |
| ·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相对不足 | 第9-10页 |
| ·目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第2章 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理论 | 第16-22页 |
| 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理论 | 第16-17页 |
| 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| 第16页 |
| 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| 第16-17页 |
| 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 | 第17页 |
| ·级别划分 | 第17页 |
| ·有关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 | 第17-20页 |
| ·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含义 | 第17-18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| 第18-20页 |
| 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步骤 | 第20页 |
| 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的有关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基本内涵 | 第20-21页 |
| ·能力评价的相关理论 | 第2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| 第3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应对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| 第22-36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初步选择 | 第22-23页 |
| ·文献调阅 | 第22页 |
| ·自由访谈 | 第22-23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| 第23-27页 |
| ·专家咨询 | 第23-24页 |
| ·咨询结果汇总和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·指标框架 | 第26-27页 |
| ·权重的确定 | 第27-35页 |
| ·权重的相关理论 | 第27-28页 |
| ·权重系数的确定 | 第28-35页 |
| ·综合能力评价公式 | 第35页 |
| ·建立能力评价公式 | 第35页 |
| ·能力指标区间划分 | 第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4章 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分析 | 第36-49页 |
| ·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价 | 第36-43页 |
| ·评价数据来源 | 第36页 |
| ·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价结果 | 第36-41页 |
| ·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典型案例分析 | 第43-47页 |
| ·北京 SARS 危机 | 第43-45页 |
| ·印度洋海啸卫生救援 | 第45-46页 |
| ·南京汤山特大中毒事件 | 第46-4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| 第5章 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 | 第49-57页 |
| ·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| 第49-50页 |
| ·医院组织体系不完善 | 第49页 |
| ·危机意识薄弱、危机预警流于表面 | 第49页 |
| ·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渠道 | 第49-50页 |
| ·危机预案过时僵化,且操作经验不足 | 第50页 |
| ·危机反馈机制缺失 | 第50页 |
| ·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建设策略 | 第50-53页 |
| ·完善医院危机管理组织结构 | 第50-51页 |
| ·树立危机意识、塑造危机氛围 | 第51页 |
| ·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、强化模拟训练 | 第51-52页 |
| ·建立危机预警信息系统 | 第52页 |
| ·提高医院公关能力、构建信息沟通渠道 | 第52页 |
| ·建立医院的危机反馈系统 | 第52-53页 |
| ·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建设需要规避的误区 | 第53-56页 |
| ·误区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指传染病的大规模传播 | 第53页 |
| ·误区二医院应急管理就是一种危机反应过程 | 第53-54页 |
| ·误区三常态化运作的危机管理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| 第54页 |
| ·误区四医院的危机管理始于危机开始、止于危机结束 | 第54-55页 |
| ·误区五提高医院应急能力就是要拥有一流的硬件 | 第55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结论 | 第57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| 附录 1 | 第62-66页 |
| 附录 2 | 第66-75页 |
| 附录 3 | 第75-77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 | 第77-78页 |
| 致谢 | 第78-79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