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学论文--大地(岩石界)物理学(固体地球物理学)论文--地热学论文

大庆市肇州地区地热资源潜力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创新点摘要第6-9页
前言第9-13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·完成的工作量第12-13页
第一章 肇州区域地质概况第13-18页
   ·自然地理概况第13页
   ·地质背景第13-15页
   ·地层发育特征第15-18页
     ·石炭-二叠系基底第15页
     ·侏罗系第15页
     ·白垩系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第三系第17页
     ·第四系第17-18页
第二章 构造热演化及地温场研究第18-31页
   ·构造热演化特征第18-23页
     ·区域构造演化背景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构造特征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断裂活动特征第21-23页
   ·热源的形成及地温场特征研究第23-31页
     ·地热源成因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 ·肇州地区地温梯度与大地热流值第25-27页
     ·肇州地区热储温度特征第27-31页
第三章 肇州地区热储特征研究第31-40页
   ·肇州地区热储的选择第31页
   ·肇州地区热储沉积特征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区域沉积背景及演化特征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沉积特征及相带展布第32-33页
   ·肇州地区热储的岩性特征第33-34页
   ·肇州地区热储的物性特征第34-40页
     ·有效孔隙度的定量计算第34-36页
     ·渗透率的计算第36-37页
     ·肇州地区热储物性分布规律第37-40页
第四章 地热水水文地质特征第40-46页
   ·地热水供给体系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·供给水源第41页
     ·地下热水运移通道第41页
   ·地下热水化学场第41-44页
     ·地热水的地球化学组成及水型分布特征第41页
     ·地热水化学场平面分布特征第41-43页
     ·地热水化学场垂向分布特征第43-44页
   ·有效的热储体系划分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划分原则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划分结果第45-46页
第五章 地热资源量预测及综合评价第46-61页
   ·地热资源量预测第46-52页
     ·地热水单井自然产能的计算第46-49页
     ·地热水资源量的计算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单井控制资源量的计算第51-52页
   ·井口温度预测第52-58页
     ·井口温度计算方法的建立第52-56页
     ·基本计算流程第56-57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及对其讨论第57-58页
   ·地热资源综合评价第58-61页
     ·评价参数的选择第58页
     ·综合评价结果第58-61页
结论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5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65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详细摘要第67-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竞争情报视角的Groupon类团购网站竞争战略研究
下一篇:地勘事业单位改革问题研究--以河南省地矿局为例